周家的秀才公下地幹活了!
這個訊息彷彿被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周家坳傳播開來。
村民們聽到這個訊息,紛紛趕到周家的地頭上圍觀,其中還有周家的族長。
當然,族長那個讀書的小兒子周耀明也來了。
只見他二十歲左右的模樣,身體稍顯瘦弱,一襲半舊不新的長袍穿著還有些晃盪。
許是常年不在野外勞作,他的面板很白,再加上他刻意擺出來的讀書人架子,整體形象跟周圍的鄉鄰很不搭。
周耀明卻不覺得自己不合群,反而為自己的鶴立雞群而沾沾自喜。
這些年來,他一直以隔房家的堂哥周耀祖為目標,總想著能像他一樣考取功名,少年聞名。
不知多少個夜裡,他甚至暗搓搓的想,自己搶先周耀祖一步考上舉人,成為整個周家坳最出色的人,讓那些嫌他讀書花錢的兄嫂對他另眼相看。
也讓那些背地裡笑話他的人,紛紛轉過來巴結他、討好他。
可惜,美夢終究是美夢,永遠變不了現實。
周耀明也是六歲啟蒙,十三歲就開始嘗試進考場,結果考一次、落榜一次,年年考年年都不中。
今年他已經二十一歲了,也考了九次,卻仍是個白丁。
兄嫂們看他的眼神越來越冷,對他抱有重望的父母也不再任他予取予求,連一向對他崇敬有加的娘子,也開始小心翼翼的勸他別再讀了。
周耀明恨啊,恨老天不公,恨自己時運不濟,還恨家裡人不理解、不支援他,更恨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
為了能“震懾”家人,他愈發擺起了讀書人的架子。
開口之乎者也,閉口子曰詩云,誰若說一句讓他幹活之類的話,他就甩給對方一句“有辱斯文”。
周耀明自以為在維持讀書人的驕傲,殊不知,他已經成為周家坳村民眼中的廢物,更是大傢伙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
甚至因為他的存在,好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也不敢輕易把孩子送去讀書。
唯恐孩子讀書不成,反而會變成周耀明這樣幹啥啥不行、連謀生都成問題,偏又自命不凡的廢物!
他們可不是族長,沒有那麼多家產讓不肖子揮霍。
周耀明不知道鄉親對他的看法,或許他知道,卻不在乎,他心中依然把周耀祖當偶像。
結果,他的偶像現在卻穿著粗布麻衣,像個粗鄙的老農一樣在地裡幹活,周耀明頓時覺得自己心中的那個形象崩塌了。
“高遠兄,你怎麼能下地幹活呢?這、這不是有辱斯文嘛。”
周耀明站在田埂上,有些氣憤的喊道,彷彿在怪周耀祖背叛了他們這些讀書人。
高遠,是周耀祖去書院讀書,為了附庸風雅,特意請先生給他取的字。
而周耀明為了彰顯自己是讀書人,從不像其他族兄弟那般稱呼周耀祖“耀祖哥”,而是文縐縐的喚他“高遠兄”。
安妮穿越幾輩子,從未乾過農活,不過她想著自己好歹是當過特種兵的人,多艱苦的訓練都扛了過來,還怕下地幹活嗎。
所以,早上吃完早飯,她問周耀宗借了身麻布衣裳,就直接帶著兩個兒子下了地。
別問他為啥不穿周耀祖本尊的舊衣服,實在是周家太照顧周耀祖了,他的衣櫃裡一水的好衣服,成色也是七八成新的。
就算有一兩件舊衣服,也是布料極好的,根本就沒有農家穿的那種粗布麻衣。
麻衣粗糙,不過安妮還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