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兒,那麼多好衣服,怎麼都給了那幾個丫頭片子?”
萬大娘有些心疼,拉著女兒小聲說道。
這是個物資嚴重匱乏的年代,什麼都要票。買布要布票,買鍋要工業票,連買盒火柴都要火柴票。
普通農村人家,一家人一年到頭都未必能穿件新衣服。
不是買不起,而是湊不夠布票。
安家還好些,老大安國棟在省城的市政府工作,工資高不說,各種票據也齊全。
而且他利用職務之便,還會弄到一些“瑕疵品”。
所謂的瑕疵品,其實跟正常貨差不多,因為某些問題並不對外銷售,只在內部人員之間流通。
另一個,安國棟的媳婦兒趙梅,父親是省城的資本家,家裡的紡織廠、藥廠雖然全都公私合營了,但還有股息。
趙梅作為趙家唯一的女兒,每年也能領到不菲的錢。
趙梅與安國棟感情很好,她愛屋及烏,對萬大娘這個婆婆十分尊敬,對安寶妮這個小姑子也無比照顧。
單靠著安國棟兩口子的補貼,安寶妮每年都能做上好幾套的新衣服。
“娘,那些衣服都小了,而且我也穿膩了,留著浪費,還不如給淑靜幾個呢。”
安寶妮營養跟得上,身體發育得很好,安淑靜跟她同年,卻比她瘦小不少。
所以,安寶妮穿小了的舊衣服,安淑靜姐妹三個都能穿上。
“再說了,娘,我覺得淑靜幾個都是有良心的好孩子,她們娘不疼、爹不愛的,我稍稍對她們好一些,她們就會記在心上。日後,她們自然也會孝順我。”
安妮知道自己不能做的太“聖母”,畢竟原主真心不是個善良的好孩子。
她雖然不怕萬大娘懷疑,可也不想讓別人背地裡揣測。
今天李芳的那句話提醒了安妮,她以後一定要多加註意,省得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萬大娘一聽這話,點點頭,“嗯,那幾個丫頭確實比家遠哥兒倆有良心,也好收服。”
心裡卻在琢磨,方秀娥是個蠢的,自己這個做婆婆的還沒嫌棄孫女是賠錢貨呢,方秀娥先嫌棄上了。
現在有寶兒插手,二妮姐妹幾個得到了跟家遠兄弟同樣的待遇。
可萬大娘有種預感,這樣的改變對三房未必是好事,都不用別人動手,方秀娥自己就能讓閨女跟她離心。
事實證明,萬大娘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第二天一早,安妮洗漱完畢,去堂屋吃飯。
看到淑靜三姐妹還是一身破舊衣服的出來,頓時有些疑惑,“淑靜,你們怎麼沒穿我給你們的衣服?”
安淑靜有些苦澀,蠕動了下嘴唇,卻什麼都沒說。
安淑蘭撅起嘴,滿臉的委屈。
還是潑辣的安淑琴,急急的說道:“小姑,我娘把那些衣服都收起來了,說是要給舅舅家的表姐、表妹。”
穿到這個書中的世界已經小半個月,安淑蘭已經漸漸認了命,也開始適應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