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軍途中,這些蕃騎也準備了不少乾糧,現在他們部落裡糧食都很充足,或者是說比和記進來之前要充足的多了。
大量的番薯和玉米,還有小米,高粱,這些是和記提供給他們的主要糧食,只有少量的精糧給這些部族。
對這些他們已經夠滿意了,部落裡把這些粗糧製成大量的餅子或是窩窩頭,給這些遠行的軍人當乾糧,另外還有一些蘿蔔條和醃菜,這些也是和記送過來的,比起粗糧更受部族中人的歡迎。
說來簡直是悲劇,這些部族連種菜也不會,這兩年來他們好歹自己學會了種菜,算是從純粹的漁獵走向了初步的農耕的水平。
雖然這些部族騎兵更堅韌,更能吃苦,也更適應環境,但如果有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質量,他們當然也是相當的歡迎。
張獻忠對此則無所謂,少年時他曾經隨父遠出行商,父子二人趕著駝貨的騾子,風裡來雨裡去,一天走百十里的時候長達數月,這種生活鍛鍊了體魄和意志,眼下的行軍對他來說毫無困難。
“我想。”張獻忠看著眾人,慢吞吞的道:“千百年後的史書裡可能會記錄下我們。從草原腹地到這樣的地方,穿越山林和河流,殺到敵人的背後,可能他們就會記得我們神出鬼沒,英勇殺敵,也會記下軍司高層的部署,但對將士們吃的辛苦,未必有人會記,就算記下來,後人怕也不會真正的懂得。”
眾人愕然,蕃騎的人不太理解,而和記的軍官很難想象這個粗漢居然還有這樣細膩的一面。
張獻忠哈哈一笑,說道:“算了,咱老子就不說這些酸話了,管他孃的記不記,又管他孃的人家懂不懂。咱們軍人,奉命行事,就算餐冰臥雪又怎樣,這是咱們的本份。”
“前頭風景很好。”那木錯看了一眼張獻忠,慢吞吞的說道。
“好個球。”張獻忠笑罵道:“無非還是一樣的林子和草原,老子看膩了。”
……
張獻忠說看膩歪了的時候,絕沒有想象到眼前的風景會是這樣的美的令人窒息,令人流連忘返,令人感覺無與倫比的衝擊和感動。
大片的林梢上還掛著殘雪和冰霜,山裡的溫度比外頭還要冷一些,只是大片的覆蓋著積雪的林地融化了。
整個林地,一眼看不到邊,到處都是這種雪白與初萌芽的綠色混雜的樣子。
蜿蜒曲折,如神話般的奇景。
山勢也是崎嶇多變,在遠處看起來平緩而綿延不斷的山坡,到近處才發覺是要花費精力翻越的高山。
一條淺碧色的河流在草甸和深山密林兩種地貌交雜的地方流淌而過,與人們想象的相同,在上水處的水流相對湍急,這是積雪融化後的漲水期,河水在清晨時不僅湍急,而且相當的冰寒。
不過往下走,水勢就漸漸平緩了,也不那麼冰寒刺骨了。
騎兵有五個千人隊,加上三百多人的先遣隊,不到六千人的隊伍在林中拉成了長龍,騎兵們沿著草甸和河水畔邊快速行進著。
偶爾會有灌木或密集豐茂的水草擋著河畔,就需要繞道而行。
儘管所有人都疲憊不堪,但觀察著這樣的美景時,還是會令人稍稍提起精神來。
一個參謀人員對張獻忠等人道:“測繪局的人去過更北端,說是大山綿延不斷,超過千里,到處是大山和密林,也有一些平地,土地都是異常的肥沃,幾乎能用手掐出油來。大山裡人煙稀疏,百里地只有一兩個小部落,全靠打漁和採摘野果,還有打獵為生。那裡真是寶地,足可容納千萬人之多。”
張獻忠哈哈一笑,說道:“就是天氣太冷,咱可不願到這樣的地方過活。不過也是現在敢說這話,要是餓肚子的時候,有幾十畝地伺弄,一年到頭能叫一家大小吃飽飯,還能捕魚打獵,這日子也不壞!”
“草原上也冷,不見你老張說不呆了。”
“這倒也是。”張獻忠笑道:“咱活打了嘴了,他孃的,可能是累壞了的原故。”
眾人其實都知道是在胡說八道,不過眼神裡還是有很多異樣的神色和光芒。
對一些不懼寒冬和有闖勁的青年人來說這一片土地有足夠的吸引力!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