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幾十年後,百年之後,蒙古人只能以個體身份加入軍隊,不會組建獨立的蒙古人為主的軍隊了。
這些小部族倒是無妨,他們舉族的人丁都不一定過萬人,索倫人馬隊雖然有三個千人隊,但來自大大小小几十個部族,他們之間都會有爭鬥和不和,各部族有自己的利益,雖然都是索倫人,但他們還處於嚴重的分裂狀態,並且一直到幾百年後也沒有出現什麼英雄人物把這個民族捏成一個整體。
參謀們和幾個千戶寒暄了幾句,他們態度較為溫和,比起張獻忠給這些異族軍官的壓力就小的多了。
“左側就是呼倫湖,再往左下走是喬巴山,也是我們漠北直道所在的地方。再往左下是安固裡淖,右下就是一大片山巒,那就是舊大寧地方,也是現在察哈爾人主要的聚集地,他們的察罕浩特也在那裡。從大寧地方北上,南北七百到八百餘里,東西六百餘里,方圓兩千餘里,這一大片牧草豐茂,與興安嶺的高山和密林夾雜,還有大片沙地的地方原本是扶余衛所在,後來嘉靖三年,合撒爾的十五世孫率部民遷移至此,這裡就成了科爾沁人的地盤。”
在一群異族軍官目瞪口呆的眼神之下,參謀人員的手指移向右上,繼續說道:“那邊就是黑龍江流域,也是巴兒虎人說的齊齊哈爾,意思是牧場的邊疆,那邊再走就是大江和密林,不適合蒙古人放牧,所以叫牧場的邊疆。”
參謀人員手在地圖上畫了一圈,最終指向齊齊哈爾與後世通遼地方,說道:“我們的任務,第一是替大軍開路,另外在大軍向大遼地方突進的時候,我們要繼續向北方,直接去科爾沁地方,你們明白了嗎?”
幾個異族千戶參次不齊的回答著。
他們不太明白,也很難理解。
為什麼幾千裡的地方,要在路上走一兩個月乃至更久路程的廣袤地域,就能濃縮在眼前小小的一張羊皮紙上?
這真是奇怪,甚至是神異。
但這地圖毫無疑問是準確的!
不僅有地名,還有山脈的顯化,高處明顯是大興安嶺海拔高的地方,各部族的人經常會在山中和牧場穿梭,對地形再熟悉不過了。隨著參謀人員手指方向,除了山川密林和河流之外,還有當初奴兒干都司的衛所名字,都是相當的準確,沒有任何錯誤。
這些異族的千戶當然不可能知道怎麼從地圖上看比例,確定距離,但他們腦海中也有這些部族所在的地方,加上各處明顯的標識,比如呼倫湖所在的地方,巴爾虎人的核心遊牧地,克魯倫河到嫩江和黑龍江的這些小部族的分佈,從圖上看只要是各人到過的地方都是沒有錯誤的。
這些千戶被挑出來,原本就是能力相當出眾的部族中的精英,原本就走過很多地方,接受過很多訊息。
要知道完全封閉狀態下的部族中人是相當野蠻和落後的,他們連語言能力都很欠缺,平時的溝通多半就是和漁獵有關,沒有文明也沒有歷史,只有薩滿和故老相傳的一些混亂的神話。
在這樣的部族中想成為一個精英人物也相當的困難,說明天賦相當的出眾。
就是這些人傑才能嶄露頭角,並且成為蕃騎的首領人物。
但這些異族的精英,此時感受到的就是完全的被碾壓的差距。
對和記的強大他們早就心知肚明,對方所擁有的一切是他們整個部族都沒有辦法相比較的。成熟的軍工產業鏈條,戰爭的藝術,商業的經營也如藝術一般,建築城池和道路的能力,所有的一切都是全方位的碾壓式的差距。
但從眼前這一張小小的地圖來看,這種差距完全就是大到他們想象不到的地步了。
“你們怎麼看?”參謀人員收起圖,有一些圖上的名稱包括未來和記收復奴兒干都司還都只是設想階段,可能在數年或十數年後才會有具體的行動,沒有必要過早的暴露目標,驚動那些沿途的領著各衛所名稱的部落們。
“大軍主力是從右側直接打向察罕浩特。”張獻忠用純粹軍人的口吻解釋道:“也就是南路軍,我們左路軍就是北路軍,兩支軍隊成鉗形打過去。因為是要打殲滅戰,所以南路軍的突進以穩為主,一步步的吸引察哈爾人和其盟友的主力。北路軍則以龍騎兵和獵騎兵還有輕炮團為主,目標就只是快速行進,從察罕浩特以北迅速把察哈爾人兜住。我們的目標是出現在沿山脈到科爾沁人地方的防禦,不叫察哈爾人從這邊逃走,也不叫科爾沁人逃走,同時給科爾沁人施壓,不叫他們集中部隊去和察哈爾人一起打我們……”
巴兒虎千戶道:“這不太可能,科爾沁人和察哈爾人一向敵地,他們寧願倒向女真人也不願和林丹汗合作。”
“可我們是漢人啊。”張獻忠微笑著道:“女真人和蒙古人可以號稱同衣同語,相差不大,彼此合作起來沒有太多困難。而我們漢人和女真人完全不是一個部族。科爾沁人可以倒向女真人,但當蒙古人被我們漢人攻擊時,他們是站在哪一邊就說不準了。”
感謝書友54333717的支援,也希望朋友們能在這個月最後幾天繼續支援一下,多謝。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