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銀的購買力來說,千兩肯定是重賞,但現在大家已經明白張瀚在技術層面上的重視,也知道了各種技術專利就等於利潤,甚至有一些專利,比如在算學等純粹的學科上的研究,只要能自圓其說,提交論文,軍司也是不吝惜物質上的獎勵。
張瀚的想法很簡單,八股文章之所以令中國人中的最聰明的一群人孜孜不倦,並不是其微言大義真的吸引人到如此地步,應該說相當多的讀書人研習八股,揣摩時文只是為了利益,什麼讀聖賢書,行聖賢事,可能有少數人是真的這麼想的,多數人只是拿出來當富貴的敲門磚而已。
如果張瀚能給相當多的讀書人另一條道路,也一樣能得到富貴,並且不需要掉在時文裡出不來,可以按自己的興趣愛好挑選雜學來研究,恐怕假以時日,可能是幾十年後,中國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學術重地,也就是這個時代在西方已經廣泛擁有的大學。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歐洲已經有相當多的高等學府,在後世,一個知名的歐洲大學動輒就是千年和幾百年的歷史,在大學中培養了相當多的人才,這個時代,也是歐洲科技開始井噴的時代,神學的禁錮被打破,大航海帶來的財富使社會財富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足以支援很多學者的學術研究,甚至是看起來毫無用處的哲學和數學研究,而恰恰是這兩門學科奠定了西方以後幾百年的發達。
哲學是文明的核心,數學則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可以說,張瀚為了改造華夏的文明核心,在這方面是絲毫不吝惜錢財的。
如果用少量的白銀營造出中國第一座多學科的大學,而不是白鹿書院那種純粹的儒學學派,張瀚感覺就算自己最終不能成就霸業,這一生也是值得了。
“我記得最高等級的卓越級學術專利報告,獎金可是以萬兩計的。”等宋應物走出去之後,青年委員用十分羨慕的語氣說道。
……
“嗯,這是鋅。”
韓老六正好在靈丘礦上折回李莊,打算年前趕回銅礦,中等人員的家小多半都搬到草原上去了,韓老六的一家老小都住在銅礦外的軍堡裡頭,這一次回來都是公事,他已經歸心似箭。
現在大同這裡已經不象是家,而以前是北虜盤踞的草原,反而象是家所在的地方了。
畢竟家人所在,才是家的所在吧。
軍司提出來請韓老六主持熔鍊的事,韓老六也沒有辦法推辭,他一直在銅礦,對這些事的理論未必有多強,但幾十年礦工的經驗也不是蓋的,不然的話,雙室鍊鐵法也不會被他提出來,並且試驗成功。
“這是銅。”
當著孫敬亭和宋家兄弟二人的面,韓老六依次新增鋅和銅。
兩種物資之下是熊熊燃燒的烈火。
韓老六笑道:“好了,等時間。”
孫敬亭點點頭,說道:“辛苦老六了。”
韓老六道:“不算什麼,若是這事成了,我回礦上去的時候,也算是帶回去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呢。”
“確實如此。”孫敬亭臉上也是掩不住的笑意,他向宋家兩兄弟道:“兩位真是奇才,這件事也算是奇功一件,如果成功了,我會派塘馬飛報給大人知道。”
宋家兩兄弟都是一躬身,宋應升臉上有些不安,這事情鬧的動靜太大,他有些擔心。宋應星倒是無所謂,眼前這事是他看了很多典籍,走訪了不少銅礦和鐵礦,經過多次試驗之後的結果,沒有把握的話,宋應星不會把這個成果拿出來的。
在明代之前,中國鑄銅,不管是銅器還是銅錢都是從青銅到紫銅,青銅是夾雜了鎳和鋁等雜質,紫銅就是從銅石中提練出來的原銅。
到了明朝才有了利用爐甘石提煉黃銅的技術,在明代的文獻中很清楚的記錄著鑄造宣德爐這樣的黃銅爐,還有鑄造黃銅銅錢的記錄。
不管是宣德爐一類的銅類,或是黃銅鑄錢,其價值當然都遠超過原銅。
黃銅的色澤衰減很慢,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著光澤度,而且拉伸性好,鑄造器物或是鑄錢都比原銅要漂亮和耐用。
這就是明朝大規模使用黃銅的原因所在,沒有人不喜歡更好的金屬物。
但用爐甘石熔鑄黃銅,技術複雜,耗時良久,明代大規模鑄宣德爐就是在宣德年間,數量多,質量好,一則是當時得到了緬甸的上等貢銅,數量很多,二來就是宣德年間國力強盛,擁有大量的合格工匠,能動員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鑄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