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戰事,也是表面上是李永芳指揮,其實還是滿達爾漢當家,李永芳能左右的只是漢軍而已。
眼看天氣放晴,滿達爾漢立刻對李永芳道:“額附,是否立刻出戰?”
雖然是用請示的話語,但滿達爾漢的語氣明顯是肯定式的。
李永芳隨口道:“還需待哨騎回報,看看再說。”
滿達爾漢點頭讚道:“額附不愧是身經百戰,用兵謹慎。”
這廝雖然相貌十分粗俗,典型的女真野人的長相,現在也穿著亮紗的袍子,說話也是不再直筒筒的罵人,而是用這種反諷的法子來譏嘲李永芳。
李永芳神色不動,語氣卻變得激昂起來,他說道:“既然如此,戰!”
滿達爾漢有些意外,他神色振奮起來,說道:“我親自去哨探。”
李永芳道:“四貝勒一心要圍死十三山,此時我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滿達爾漢這才明白李永芳的意思,雖然不是投效,但在十三山的事上李永芳陷進去太深,皇太極等於幫他解套,合作的基礎在,李永芳會認真打這一仗。
……
雨陡然停了。
天空掛起彩虹,張春牛下令部隊立刻進入戒備狀態,同時派出塘馬,去知會駐在數里外靠近廣寧廢城的明軍。
塘馬還沒有出發,遠處傳來廝殺吶喊聲。
整個陣地立刻緊張起來,銃手們紛紛開始裝填。
溫忠發和禿頭率的二百多戰兵迅速從山上下來,山下剩下的人手則是在谷口佈防,同時加快了搬抬的速度。
敵情不明,人人都有些焦燥。
張春牛和溫忠發對了一下時間,兩人的部下都搬抬著一個小型座鐘,說是小型,也是有半人高大小了。
搬著這東西走南闖北,還得有專人照顧,機簧要定期上油清洗,每日上發條,雖然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但是光是從精確掌握時間這一條來看,也是十分值得。
“一會兒戰兵要兼顧谷口和隘口。”溫忠發說道:“得看東虜怎麼打,我們是防守一方,有防禦工事的優勢,可是劣勢也有。”
“啐!”禿頭還是老德性,雖然他已經因為優秀的表現再次升官,已經是團副指揮。他往地上啐了一口之後,說道:“說那些彎彎繞有鳥用,簡單的說就是他孃的隘口到谷中地方太大,咱們的人手雖多,真正頂的住的人只有騎兵和咱們和裕升的人,最精銳的就是咱們手裡的這幾百人,馬武個狗日的到現在還沒有訊息,騎兵這條腿瘸了,和裕升的精銳要守谷口,那裡兩萬石糧比啥都要緊,隘口這裡要是被破了,道路就斷了,也要緊。處處要緊,就是處處稀鬆……入他孃的!”
在場的軍官都是一臉陰沉……谷口那邊有大量糧食,和裕升在山上的主力一定得死守在那裡。
事實上禿頭帶著山地步兵的精銳到這裡來助守,已經是山上顧全大局了。
從山上下來到出谷口是一個簸箕形的地形,上高下低,內窄外寬,從谷口到隘口有三里多長的距離要防禦,兩條官道在這裡蜿蜒曲折的向遠方如蛇般的爬行而去。
隘口處還有大量的馬車,還有臨時營地,有等待離開的老弱婦孺,還有數百明軍,都是各部派過來駐守的,名義上他們也就算是在十三山隘口處駐守過了。
這裡一旦遇警就是首當其衝,明軍將領都不傻,援助十三山是皇帝和督師大人矚目的,事情當然要做,但真的打硬仗,賠上自己的家底,那是萬萬不行。
又是剛從醫院回來,疲憊的想死,回來看看資料,蒙大家不棄還在點推榜上,均訂也還好,一直穩步增加。
以我這老撲街貨,這本書的節奏也不是爽文快節奏,有現在的成績也算不錯了。如果能一心用在碼字上,多揣摩情節,多和讀者交流,多更新些,沒準會更好些,但用一句很惡俗的話來說就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沒法,只能咬牙堅持,不是矯情也不是求什麼,就是說幾句心理話,感謝大家支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