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僅僅是在十幾名的位置,但也是馮宇航萬萬沒想到的意外之喜了。
他拿著手機拍了一圈,能看到正在電腦前工作的後期人員,還有站在一位後期人員旁邊指手畫腳的劉毅守。
彈幕十分配合,全部都是“牛逼!”,非常的整齊劃一。
“《慶餘年》本來打算是明年再播的,那個時候後期就全部做好了,但企鵝影片這邊因為檔期問題,要我們提前播出,沒辦法,只能加班加點的幹活。”
《慶餘年》的流量太大了,大到因為這一條微博,能讓《定製大師》都上了熱搜。
不同於其他和李亦沒有矛盾的圈內人,觀眾乃至粉絲都是熱情地附和或者感謝他們的支援。
旁邊的劉毅守看了看手機,然後向李亦點點頭。
李亦向觀眾揮著手,走出了會議室:“那就讓我們《慶餘年》,一起和大家說個再見吧。”
眼看著這麼一會兒功夫,直播間就逼近了百萬人,李亦沒有瞎侃,走起了流程。
原本,他是不想發這條微博的。
“這裡就是《慶餘年》的剪輯室,後期工作都是在這裡完成,再傳送給企鵝影片。”
“所以我說,我們都牛逼,觀眾牛逼,大家都牛逼!”直播間裡,李亦一連說了三個“牛逼”。
至於馮宇航建議李亦拍一部科幻劇,沒多少人在意,甚至懷疑馮宇航是包藏禍心。
看著這些彈幕,好久沒直播的李亦有些不適應,他都做好了上來被粉絲讚美、吹捧的心理準備了,甚至有瞬間的懷疑,自己是用了馮宇航的直播間。
在一片密密麻麻的“?”之中,李亦不急不躁地拿起了桌面上的一份彙報,這是企鵝影片發過來的資料:“《慶餘年》首播二十四小時真實有效播放量達五千萬,第二天破億,目前為止,有效播放量達3.7億,打破了企鵝影片電視劇連載期間最高的有效播放量資料!同時,歷史最高記錄也將會由我們的《慶餘年》來創造!”
“你什麼情況?陳老師和吳老師都去做宣傳了,就你不去,耍大牌是吧?”
“趕緊的,別裝了,快點上游戲。”
唸完,李亦將彙報放下,一副“可把我牛逼壞了”的表情,看著彈幕。
當然,是不是馮宇航親自寫的也不重要,反正從他的賬號裡發出來,代表的就是他的態度。
一時間,滿屏的“???”。
當然了,馮宇航這個人本身就是有極大的爭議的,而且他每次開炮,也不單純是為了過嘴癮,有時候是真的會說到點子上。
畢竟無論馮宇航的人品再壞、名聲再差,都不可否認他是一位在電影圈取得了很大成功和成就的大導演。
什麼千歲萬歲的神君,為了愛情奮不顧身,保家衛國的大將軍,為了兒女私情、耽誤家國大事
很多人表示:“我老婆/女朋友的腦子就是看著這些劇看壞的。”
評論區嘲諷的、謾罵的、支援的、爭議的總之就是非常熱鬧。
可李亦也沒想到,這順嘴一提,能讓一些路人對他的好感大大提升,同時網上謠傳的李亦人品不好,在這一刻徹底不攻自破。
“微博話題閱讀指數破百億,小破站”
“這標題怎麼回事,十八歲FPS天才少年?”
他允許自己雙手叉腰,驕傲一會兒。
這種感覺其實放到現在李亦公佈《慶餘年》獲得的成績也是相通的,直播間現在快兩百萬人了,幾乎都產生了同一種心理——不愧是老子/老孃愛看的電視劇!
《慶餘年》播出之後,幾位年輕的主演參加了許多綜藝做宣傳,就連張穎兒和陳志明還有吳鐵都上了次林旦的《快樂星期六》,可李亦自釋出會過後,就不見了蹤影。
當他賣起慘來,正如其他明星的粉絲一樣,都是會心疼的。
“再見!”
對於《慶餘年》的臺前幕後,李亦的印象都很好,合作的很不錯,他不希望這種觀點傳著傳著就將其他人的功勞給抹殺掉,讓別人以後帶著標籤發展。
網友雖然嘲諷他不要臉和蹭熱度,但也確實因為他的這條微博,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對《慶餘年》的評價和認可度。
“我就問你們,《慶餘年》牛不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