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新包裝的劉磚出現在我面前時,我撓著腦袋疑惑道:“奇怪,我那麼想揍你一頓呢?”
劉磚也困惑:“誰知道是咋整的,剛才跟造型師就莫名其妙的打了一架。”
嗯,包裝的很成功。
接下來的工作交給公司的專業推廣團隊就可以了,劉天王出新曲,這可是天大的事兒,公司是絕對不會允許我獨自運營的。
鋪天蓋地的宣傳,成建制的水軍炒作。劉磚本人開始頻繁亮相各大一線綜藝節目,親自為自己的新曲站臺代言。
一個星期之後,宣傳團隊宣佈提前結束原本計劃為期一個月的宣傳工作,提前三週時間,正式發行新曲。因為最近劉天王太愛搞事情了,在綜藝節目上頻頻和主持人嘉賓大打出手,再繼續下去,警方都要介入了。
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別意外,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一點誇張,造型真是引戰的關鍵。據一項民間調查顯示,90年代末,青少年人群中捱打最多的,排第三的是模仿港臺明星梳分頭的人,排第二的是模仿陳浩南,光膀子燙頭紋條龍的人,排名第一的是模仿八神穿著打扮的人。在基礎世界最近這幾年,捱打最多的絕對是喊麥歌手非主流,燒烤攤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光頭大哥簡直和他們勢不兩立。
這,就是包裝的力量。
然而頻繁的暴力事件只是一個小風波,新曲推出之後,真正的浪潮才席捲而來。
《藝人飲酒醉》發行之初,因其明朗的節奏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詞,以及親民的翻唱難度,獲得了大批粉絲的追捧。再加上劉磚的人氣基礎和公司的大力操作,《藝人飲酒醉》發行一週,便橫掃各大榜單。
人家這可是真正的橫掃所有榜單啊,和我的單曲不一樣,我那就是在新人新曲榜和日榜周榜上出出風頭,什麼年度榜,歷史名曲曲庫,還有那些銷量總榜,我根本上不去。
劉天王到底是劉天王,硬是靠著一支單曲,利用一週時間,把含金量最高的歷史銷量榜榜首都給霸佔了。
實際銷售、網路預訂和大批次訂單加起來,一共達到了兩億張!
誇張的成績暫時掩蓋了歌曲潛藏的隱患,公司上下陷入到了瘋狂的營銷模式中,劉磚和他的團隊被巨大的勝利果實徹底衝昏了頭腦,再也不復冷靜,為了迎合潮流,更進一步的提升銷量,又開始為劉磚頻繁的安排綜藝節目,還加入了小型的媒體和粉絲見面會。
這麼做理論上是沒問題的,單曲和專輯不一樣,炒作期非常短,30天是審美疲勞期到來的極限,30天內能衝多高的成績基本就代表了這支單曲的歷史最好成績,30天黃金期一過,大眾進入到了審美疲勞,基本就可以放棄營銷了。
劉磚就這樣盲目的大肆宣傳,因包裝問題到處和人動粗鬥毆,多年小心經營的人設一崩再崩。終於在審美疲勞期到來之際,所有的隱患一次性爆發了出來,負面的新聞使劉磚繼續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只不過這次推動浪潮的不再是擁護和支援,而是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
各網路媒體權威平臺,爭先恐後的從批判《藝人飲酒醉》的實際藝術內涵入手,進而跳接到劉磚問題嚴重的新包裝和近期的惡劣表現,從而發展到對他整個人設的批判和抵制。
在單曲推出的第40天,我終於在當日頭條新聞的熱門位置,看到了那個期待已久的標題。
《劉磚沒有資格名列四大天王!》
本座的套路,再一次成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