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哪裡知道,回府讓人查探了一番,才發現,宋氏和蘇氏都牽連其中,至於顧氏,倒是沒發現。
在四爺心裡,覺得什麼壞事破事,都和顧氏有些些關係和牽連的,沒發現,有可能是顧氏藏得比較深。
之前顧敏下了禁足令,別說素蘭了,哪怕是她自己,也不出園子一步。
還讓下面的人互相督促,誰敢踏出園子,就扣誰的月銀。
就連朱婆子也是沒回家好些日子。
四爺那時候頭一個念頭就是,這貨肯定也參與了,要不然,你自我軟禁幹嘛?
這擺明了就是做賊心虛嘛。
所以,四爺就把人找來又細細的詢問了一番,得出的結論就是,別說顧敏了,哪怕是葫蘆,也從沒和府外的人有所錢銀方面的瓜葛。
葫蘆倒是偶爾會在角門開的時候買些胭脂水粉,或者賣些自己繡的女紅,不過,除此之外,是再也沒有了。
至於顧氏,別說買了,哪怕是孃家人也從沒有遞過一封書信過。
而奇芭的是,顧家人居然也沒誰託人送些衣裳鞋襪銀子書信的給這貨。
四爺都有些懷疑,這貨是不是顧家唯二的女兒。
那時候德妃可是和他說過,這貨在顧家挺受寵的。
而且德妃的孃家烏雅氏和顧家還是有親戚關係的。
德妃的堂侄女嫁的就是顧敏排行十二的堂兄。
所以,那時候顧敏的堂姐進宮時,德妃也是多有照顧的。
顧家老爺子三十幾個孫子,就兩孫女,大孫女侍候過太后,深受太后喜歡,後來為了救太后,犧牲了。
所以,顧敏一進宮,就被太后直接要去了慈寧宮。
雖然沒去太后跟前侍候過一天,不過,在慈寧宮,也沒幹過粗重活,也沒人會去欺負她。
德妃的言下之意,四爺自然是懂。
顧家的奴才要用還是可用的,畢竟,顧氏的三十幾個堂兄弟,侄子分佈內務府各個角落。
但是,那也得有個前提,這顧氏在顧家的地位確實有這麼高才行。
可現在看來,明顯這貨在顧家壓根不受寵的吧?
要不然,怎麼就沒人來看她?
當然了,四爺還有另一個想法,那就是顧氏做得太過隱蔽,和自己的堂兄弟往來有秘密的方法,所以,無人察覺。
她既然自我禁足了,總有一天會出來的,也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的,他不急的。
可是聽素蘭的彙報,四爺不由得有些迷茫了,這貨之所以自我禁足,完全是怕牽連,因為她和宋氏在一起烤過肉……
生怕底下的奴才瞎跑出去,給她惹事非。
難道自己是會遷怒的人?
是那是非不分的人?
四爺不由得有些生氣。
素蘭的人品四爺還是信得過的,而且素蘭也說了,她一過去,顧敏就把家底交給了她。
雖說那些東西裝在一個箱子裡,鑰匙是葫蘆管著的,但賬冊,誰要拿東西,或者要放東西進去,都是有她在場的。
所以,對顧敏的家底,素蘭是一清二楚。
顧敏是隻有放進去的,很少有拿出來的。
哪怕是布料,她也做得很少。
用葫蘆的話說,現在有蓮藕在了,所以,咱格格做衣裳做得多了,以前,那是夠她換洗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