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臟咯噔一跳,每次馮曉娟現身於向陽花孤兒院附近就會有患先天性疾病的孤兒出現?發生了還不止一次,有四五次之多!
這絕對不是偶然事件。
旋即,我想到七十二張照片背部都寫了無疾病……難道說馮曉娟拐來孩子之後發現有病就送到孤兒院不再過問是生是死。
這……
馮曉娟是人販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梁院長,打擾你了,我們先告辭。”徐瑞站起身,說道:“如果下次丁一刺再來你這兒,不要聲張,聯絡我們就行。”
梁麗接過寫有號碼的紙,一邊往手機存著一邊問道:“為什麼?”
“因為我現在查的案子,兇手百分之九十九是他。”徐瑞淡淡的道,話音一落,我們離開了向陽花孤兒院,直接駛回了警局。
已經凌晨四點了。
我們耐著睡意,開啟電腦的系統,輸入了“馮曉娟”三個字。叫這個名字的有點多了,徐瑞拍動腦門說自己困糊塗了,手上不是有死者身份證麼?就把號碼輸入,按動回車。
下一刻,螢幕上出現了兩頁資訊。
馮曉娟有案底,經歷也夠玄乎!
馮曉娟十六歲時被拐賣到鄉下給一有錢的大爺當了媳婦,每天被鎖著,還經常遭到暴打。過了一年,她十七歲逃了出來,按記憶跑回了家。
想不到的是,馮曉娟認識了一個人販子,就合夥拐賣兒童,經手第二個時,被警方抓住了,由於她還是個未成年,第一次犯罪並有悔過之心,拐賣的兒童均已找回且沒受什麼損傷,情節算輕的,就判了七個月。
但是她到獄中升了一波級,出獄之後變本加厲的單獨拐賣了兩個女子以及一個孩子,判了六年。
俗話說事不過三,這馮曉娟蹲了六年被釋放,就沒再被抓到過了。但坊間有過一個比喻,監獄充滿了各種罪犯,彼此之間交流經驗,就像只有一門犯罪學科的聖地,小偷進去變大偷,小混子變成大混子……當然,聽了笑一下即可,絕大多數罪犯還是有悔改之心的。
倘若這十二張照片都是馮曉娟拐賣的孩子,那她第二次入獄的六年可就是把技能樹點滿了,幹了這麼多次都能逃脫警方的法眼,卻死到了丁一刺扮演的小丑之手。
“老大,這馮曉娟是一個慣犯啊。”我唏噓的道:“看來這拐賣人口的事跑不了的。這丁一刺去孤兒院看見是很愛孩子的,他趁夜把馮曉娟用那種懸墜而死的方式處決,掛在外頭彷彿在警告什麼,難道就因為死者拐賣了大量的孩子?”
“如果真這樣,又是一個類似於審判者的黑暗執法者。”徐瑞苦笑不已。
對此我們也無奈,若推測成立,馮曉娟因年少時的遭遇就報復社會……
她該死嗎?
該。
丁一刺有權力殺馮曉娟嗎?
沒有。
但丁一刺沒有殺馮曉娟,後者可能繼續逍遙法外一段時間甚至很久,畢竟她之前隱藏的那麼深了,這就意味著又會有許多家庭破碎,孩子流離失所。
我們臉上感到火辣辣的。
“想確定馮曉娟是不是人販子,簡單。”徐瑞把照片翻到背面,挑出了兩張地址離警局比較近的,準備上門走訪,孩子真是非法買來的,馮曉娟就坐實了人販子的名頭。同樣,買賣柺來兒童的家庭,也同樣有罪,甚至可以說是原罪,沒有買就沒有賣,他們的需求催生了人販子這一“行業”。
臨走之前,我們把杜小蟲喊了起來,讓她調出青市這幾年的人口失蹤案,只找兒童的,我們留下剩餘的七十張照片,她來鑑別是不是有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