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赴約否? 第1/1頁
瀛國在對待修武者的態度上,和華夏有著很大的區別。
華夏地大物博,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難以控制。
如果任由修武者們發展,那麼社會必定會亂成一鍋粥。
畢竟所謂的“俠盜”也好,“劫富濟貧”也好,“替天行道”也好。
說到底都是違背公眾法律,濫用私刑的一種行為。
這種行為很難去界定對錯,但要是這種行為變成一種常態,必然會造成社會大亂。
但是瀛國不同,瀛國真正的修武者,大多數都出自於國內正統的武道流派。
這些武道流派又多和軍界或者政界有關。
所以瀛國這邊很少會出現那種“俠以武犯禁”的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瀛國一直推崇著武士道精神,國內無論男女老少,對於真正的武者都懷著崇敬之意。
龍崎恆一作為瀛國劍聖,瀛國知道他名字的人並不在少數。
如今龍崎恆一人生中第一次上節目,又拿出了天刀:飛星,這等具有傳奇色彩的神兵利刃。
外加這還涉及到龍崎恆一對華夏武者提起的挑戰。
所以瀛國無論是修武者,還是普通人,對於華夏武者會不會去取回“天刀:飛星”,全都十分關注。
民眾如此大的關注度,瀛國電視臺自然也不會放過如此一個熱點事件。
龍崎恆一人還沒到川崎武館時,電視臺的直播攝像機早已經在武館外準備好了。
整個瀛國規模稍微大一點的電視臺,基本選擇了直播這一個節目。
一些在瀛國留學的華夏學生把這件事發在了國內的論壇當中。
後來有十幾個神秘網站打破華夏的網路資訊壁壘,也直播起了這一場來自於瀛國劍聖對華夏武者發起的挑戰。
華夏國內的論壇上一直在討論這件事,一開始大家的資訊不全,所以說什麼的都有。
後來有大手子在論壇裡梳理清楚了整個事件。
大手子的梳理極具條理性。
“首先是事件的背景:瀛國當年入侵華夏的戰爭當中,華夏的住修武者想要去瀛國京都,憑藉自己的實力刺殺當時的主政之人。
當時去的那些武者,是華夏最有名,也是實力最強的一批人。
結果他們去瀛國後一事無成,全軍覆沒。
瀛國人用他們的骨灰和當時的武林盟主令牌骨灰龕,取名叫做了恥武龕。
事件起因:瀛國九宮七齋(瀛國最強的16個武道流派)的流主突然發神經病,在瀛國一檔有名的訪談節目上,重新提及‘恥武龕’的事。
結果這件事惹怒了在瀛國的華夏武者,據可靠訊息顯示,這位華夏武者一個人單槍匹馬,殺進瀛國京都有名的川崎武館之中。
瀛國九宮七齋的十六個流主,外加當時在武館內的近五百名瀛國武者,全都無一倖免,被這個神秘的華夏武者一人斬殺。
事件現狀:瀛國官方正全力遮掩川崎武館內發生的這件事,他們特意請出瀛國劍聖龍崎恆一,就是為了引出那個華夏武者,然後將其抓住。
如果那個華夏武者被抓住了,瀛國官方會拿川崎武館的這件事在國際上大做文章。
所以現在大家最好還是期待那位猛人不要自信爆棚,真的孤身前去赴瀛國劍聖的挑戰。”
論壇大手子的這番梳理,就猶如一塊天外隕石墜落到一片平靜的湖水當中。
整個華夏論壇全都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