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荀貞說道:“卿可再去吏舍,把他召來。”
岑竦應諾,離堂出院。
這次他去了不多時,即帶了一人歸來。
這人跟在岑竦後邊登堂入室,下拜行禮。
待他起身,荀貞舉目看去,見此人大鼻長鬚,身長八尺餘,體格健碩,正是欒固。
荀貞吩咐他與岑竦落座,笑問他道:“吾聞卿於吏舍庭中坦腹日下,不知是為何故?”
“下吏家貧,無有書,今七夕,舍中諸僚皆曬書,下吏無書可曬,遂坦腹臥庭。”
“無書曬而坦腹中庭,可是在曬腹中之書?”
“正是。”
“卿所治何經?”
“下吏所治,乃《詩》。”
“師從何師?”
“師從本郡耆儒王公。”
“王公”是魏郡的一個大儒,多年前已經過世了。
“王公之名,我在趙郡時就曾聞聽過。卿既學的王公家法,想必對《詩》必有造詣。”
“不敢說州郡第一,然較之郡府群吏,如言《詩》,下吏一馬當先。”
荀貞笑道:“我讀《詩》,有一疑問,存之久矣,不知卿可否教我?”
“請明公示下。”
“《詩》三百,緣何《關雎》居篇首?”
《詩經》乃五經之一,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孔子卻為何把寫男女之情的《關雎》放在此書第一篇的位置?這是一個老問題了,很多人在學《詩》時都問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有人回答說是因孔子重視夫妻倫理,有人回答說是因“思無邪”,等等,很多種回答。
欒固答道:“少年好色,夫子欲以此誘少年學《詩》耳。”
荀貞楞了下,放聲大笑,說道:“卿真妙人也。”
堂下陪坐的岑竦面色不快,他是個忠孝本分的人,不喜歡欒固這種“不尊重”典籍的態度。
荀貞打量欒固,說道:“卿體態雄偉,可曾學過騎射、擊劍?”
欒固身上穿的這套郡府發下的吏服是他唯一能夠穿得出去的衣服,平時連件換洗的衣物都沒有,可見其家貧程度,不過劍為君子武備,身為郡府吏員,代表的是國家、郡朝的威嚴,需要注意儀表,他倒是也有劍一柄的。剛才入堂時,他把劍交給了典韋,留在了堂外。
他回答說道:“下吏師王公文武兼備,下吏嘗從王公學了三年擊劍。”
“卿現為郡朝何職?”
“下吏現為法曹書佐。”
郡法曹,主“郵驛科程事”,是負責管理郡中郵傳驛站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比不上戶曹、賊曹權重,也比不上倉曹、市曹有油水,但比時曹這類雖貴重然卻清如水的“清貴”之曹還是要強上很多的,也是能搞來點油水的,只是欒固剛到郡朝任職不久,又只是個書佐,位卑人微,想來便是有油水也沒他的份兒,書佐是斗食小吏,他本就家貧,又無油水,寓居郡治,開銷不小,生活難免就會更加窘困,也難怪今天吏舍裡的吏員們都在曬書,他卻無一書可曬。
“前賊曹掾傲上無禮,我斥逐之,今賊曹缺掾,我意以卿守賊曹掾,卿意如何?”
因為郡賊曹、決曹關係到荀貞誅趙的大事,所以這兩個曹的曹掾至今缺人,是郡府諸曹裡唯二兩個自前曹掾被逐走後、到現在還沒有曹掾上任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