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左手施法、日頭一片白、yy67382183、xcz119、不違本心、gaoxuren77、heooaaa、縱橫V5等諸君的捧場、月票。
——
回到濮水岸邊,何儀、許仲、劉鄧已做好了渡河的準備。何儀率部先渡,在南岸列陣警戒,許仲、劉鄧遣人從上下游蒐集來了一些船隻。
荀貞本是想今天渡河的,但因剛才觀看過韋鄉之防備,有了定計,為了能更好地實現這個計策,當下改變了主意,他駐馬南岸,仰望天色,見已是下午,心道:“若是現在渡河,等餘下在北岸的兩千多人過來,怕是要到傍晚了,不利我之計策實行。”即令何儀便就留在北岸築營警戒,而令餘部不必急著過來,先在對岸休整,等明天早上再渡河不遲。
他對隨從他去觀看韋鄉防備的典韋、陳到等諸將說道:“從平輿出來,我部日行五十里,連著十餘日未曾休整,又在陳留兩戰黃巾賊,兵卒勞頓,該休息一下了,你們且歸南岸本曲,叫伙伕們做些好吃的,犒勞犒勞士卒,飽餐一頓,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再渡河北擊韋鄉。”
諸人應諾。典韋、陳到等渡河歸部,而荀貞卻沒有渡河過去。
何儀剛才見他歸來,從本營兵卒裡迎接出來,現正恭立在他的馬邊。
荀貞心道:“何儀本黃巾渠帥,麾下亦曾有過萬人之眾,頤指氣使,今降於我,從‘人上人’變成了‘人下人’,部眾不到千人,臨陣需得先發,我雖命他將家眷宗族搬到了平輿,平時亦多籠絡於他,但要想得到他的真心效忠,使他甘心情願服從我的命令,卻還得示之以恩信。”
他望了望列陣在河水北岸的何儀部眾,接著又想道:“早在他降我當初,我撥給他兩百人聽用,當時就想留宿在他的營中一夜,以示我對他之信任,從而減掉他的猜忌狐疑,以安其心,只是當時轉念細想,覺得時機不到,如今看來卻是時機到了,今夜我就不去對岸,住在他的營中吧。”
荀貞前世讀書,見過不少主將夜宿降卒營中,從而得到降卒死心塌效忠的故事,比如朱元璋,又比如察罕帖木兒,他倆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同樣都做過這樣的事兒。只是,做這種事兒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成功者如朱元璋,不成功者如察罕帖木兒,察罕帖木兒乃至就是因此而死的。同樣巡宿降軍營中,卻一個成功,一個身死,這告訴了荀貞一個道理:夜宿降卒營不是隻有膽勇就行的,最主要的是得能識人。此前他不太瞭解何儀,故此不能行此事,現在算是較為了解了,應該可以行此事了。
想到這裡,他叫荀攸、戲志才也渡河去對岸,自帶著原中卿、左伯侯留了下來,笑對何儀說道,“明天一早全軍就要渡河,我今晚就不去對岸,便住在你的營裡吧,省得來回折騰。”
何儀楞了一下,說道:“司馬今夜要住在小人的營中?”
荀貞笑道:“怎麼,不歡迎麼?……,自你入我部中後,你我還沒有怎麼暢談細聊過,正好趁今夜機會,你我抵足而眠,同榻夜話,豈不快哉?說起來,我雖在汝南征戰了月餘,但戎馬倥傯,只顧著打仗,卻一直沒抽出時間去聽一聽汝南的逸聞軼事,民謠風土。我久聞汝南多方士,有很多的神仙故事,君為汝南土著,對此應知,今晚我就聽你說一說,如何?”
何儀是叛軍降將,自知身份,加上又因為皇甫嵩、朱儁之敲打,更使得他謹小慎微,平時對荀貞十分恭敬,因為家眷宗族都遷到了平輿,也算是斷掉了反覆之念,不敢再生二志,只求著能平平安安,等到戰後不致被過河拆橋便是萬幸,卻不料荀貞竟主動提出去他營中住宿,感動異常,不知該說什麼好,確定似的偷覷荀貞面色,見他不似說笑,忙拜伏馬前,說道:“司馬若想聞神仙方士的故事,儀自當盡吐所知,以博君一樂。”頓了頓,又道,“說起來,小人的祖父倒是有緣見過郅伯夷之子呢!”
“噢?汝祖見過郅伯夷之子?”荀貞方才說想聽他講講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其實只是隨口一說,但聽他的祖父竟見過郅伯夷之子,不覺頓時真的來了興趣。
郅伯夷,西平人,其祖郅惲強毅耿直,“拒關”的故事為天下士子口耳相傳、津津樂道,幾與前漢的強項令董宣齊名,後任長沙太守,其父郅壽,歷任冀州刺史、尚書令、尚書僕射,也是一個剛直廉能的名臣,而據傳說,郅伯夷大有才決,會誦咒擊劍,能降妖捉鬼,三十歲那一年,在汝南郡北部督郵的任上時曾在一個亭舍裡火燒過狐狸精。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句題外話,荀貞是從後世穿越而來,對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自是不信的,可雖然不信,卻擋不住好奇,何哉?便是因為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極其至多,且裡邊的主角大多有名有姓,是確有其人,而不是虛構縹緲的。
比如這個郅伯夷,又比如上蔡人費長房,“曾為市掾,傳說從壺公入山學仙,未成辭歸,能醫重病,鞭笞百鬼,驅使社公”,又比如遷居汝南的董永,又比如董永之子董仲,“母天女,生而靈異,數篆符驅邪”,又比如新息人高獲,高獲是光武帝的故舊,“善天文、曉遁甲,能役使鬼神”,再又比如平輿許氏的許峻、許曼祖孫皆善卜佔之術,多有顯驗。早在潁川時,荀貞就聽荀衢說過這些人事,到汝南征討黃巾,戰事間歇的時候巡查營中,偶爾也會聽到軍中嚮導繪聲繪色地對來自潁川的兵卒們講述這些故事,要說一點兒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後漢書?方士列傳》記載了三十四個方士,汝南郡就佔了個六個。
聽的荀貞驚奇他的祖父竟見過郅伯夷之子,何儀心道:“要非我祖父見過郅伯夷之子,歸家後對時為童子的我說:‘神仙之事,果然真有’,我也不會太平道一起就帶著賓客跟從作亂啊。只是如今看來,這太平道卻非真有神仙術,而皇甫將軍與荀司馬卻是真真正正的用兵如神。唉,我是上當了。”這些心裡話不能說,只恭謹答道:“是。”
荀貞喜道:“好,好,今晚我就聽你說說汝祖見郅伯夷子的事兒!你快起來,我不是對你說過了麼?以後你我在一軍之中,同為朝廷效力,便是同袍,不要這麼多俗禮。”
何儀應諾起身。荀貞說道:“你先去指揮部卒搭建營地吧。”何儀應道:“是。”又行了一禮,這才滿懷激動地離開,去指揮部卒築營。
當晚,荀貞便在何儀營中安住,與何儀共宿一帳,同榻而眠,細問過何儀祖父見郅伯夷之子的故事後,展開話題,時而談說方士、神仙故事,時而講些征戰、攻伐之事,時而荀貞又細問些汝南太平道的內部詳情,時而又問些張角的事情,何儀凡是知道的,無不傾腹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