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儀部的兵卒正在搬石、挖土,規劃區域,豎立帳篷,見荀貞來到,紛紛放下手上的活計,伏拜地上。荀貞對何儀說道:“叫他們各忙各的,不必行禮。”何儀應諾,大聲說道:“司馬體恤爾等,叫爾等免禮,各忙各的去吧!”兵卒們謝恩起身,接著忙剛才的活計。
荀貞一邊巡視,一邊與何儀說話,說道:“明天就要出汝南,入陳國了。陳國境內雖無大股賊兵,但小股的盜寇還是有的。等入陳國境後,你就為我部先鋒吧。路上若是遇到盜寇,人若多,等我助你,人若少,你將之剿滅便是。”
何儀恭謹應諾。
荀貞瞧了他一眼,復又問道:“營中可有短缺?”
何儀恭聲答道:“凡有司馬撥下之物,李、宣二君都在第一時間派人叫小人去取,各項物資並無短缺。”原本是荀成在管荀貞部的輜重營,之前荀貞把荀成改任為了虎士曲的曲長,這後勤輜重之任就由李博、宣康兩人兼任負責了。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這就好。”又問他道,“昨日離開平輿前,我叫你回家去和家眷族老告個別,你回去了麼?你的家眷宗族都還好麼?習慣他們的新家麼?”
何儀感激涕零地說道:“全是司馬的恩德,小人的家眷宗族現在都挺好。小人的老父說:新宅比小人的老宅還好,司馬與府君賜下的田地亦全都是膏腴美田。小人的老父令小人要珍惜機會,為司馬效死,以謝司馬不殺之恩,並謝司馬給了小人戴罪立功的機會。”
荀貞帶著何儀到了平輿後,為了能更好地控制他,以關心為名,叫他把家人宗族全遷徙到了平輿,放到了趙謙的眼皮子底下。對此,何儀是沒什麼牴觸心理的,他是降將,受到這樣的對待本屬正常,荀貞要不這麼做,他反而會不安。何況荀貞對他家確實很好,給了他不少錢財,叫他給他的家人、族人置辦田宅,趙謙看在荀爽的面子上也幫了荀貞一把,把因為戰亂而無主的田地撥了一些給何儀家。
荀貞“嗯”了聲,說道:“你家本地方大姓,清白家聲,日子過得好好的,你又非黃巾道信徒,何苦要去從賊呢?西華一戰,你也見識到王師的天威了,半月之間,八萬賊兵被一洗而空,爾等自詡勇猛知兵者諸輩,如彭脫、龔都、劉闢、吳霸盡皆授首,也是你走運,被我擒獲,我是個不好殺生的人,又幸得皇甫、朱兩位將軍開恩,你這才留下了一條性命。你要好好想想,不可再做出無父無君、叛逆生亂之事了,再要生亂,便是我想饒你,皇甫將軍也饒不了你!不但是你,你的父母妻子、宗族老小,恐怕也都會被治罪,輕則流,重則棄市。”
何儀恭謹應諾。
“不過話說回來,你今既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那麼從賊之事以後也就不必再提了。自古戴罪立功而成大事者不在少數,你要以他們為榜樣,只要乃心王室,盡忠國家,我不會虧待你的。想想,到那時,你印綬黑衣,高頭大馬,衣錦還鄉,汝父母該會有多麼的高興和驕傲呢?”
何儀應道:“是。”
巡完何儀營出來,荀貞問荀攸,說道:“怎樣?”
荀攸說道:“何儀營中的將士見到你後,大多惶恐恭謹,並無作偽之色,我沒有發現有帶怨恨之色的人。”
“何儀呢?”
“他的家人宗族都搬到了平輿,他現在的部眾裡又幾乎沒有他的舊部,你又以恩義籠絡他,以軍威震懾他,恩威並施,想來他應該不會生叛心了。”
荀貞頷首,說道:“如此,此營倒是可用了。”
巡完何儀營,又接著巡許仲、劉鄧營,再巡中軍。三營巡完,天色已黑。伙伕們做好了飯,各營兵卒燃起篝火,就著火光吃飯。飯畢,留下警戒的兵卒,其餘士卒入帳篷內休息。
荀貞卻還休息不得,和傅燮等被皇甫嵩召去中軍,商議即將到來的戰事。
陳國的戰事沒啥商量的,陳留郡的戰事也沒啥商量的,主要是商議去東郡後的作戰。
皇甫嵩早就派斥候去東郡打探了,人雖未到東郡,大軍雖尚未出汝南,但對東郡的情況已是非常瞭解。對皇甫嵩這一點,荀貞是虛心學習到了,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貽”,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要做到就難了。漢兵連戰連勝,接連平定兩郡,這要換個驕傲自大的將軍,十之八九不會在尚未出發之前就派人去東郡打探敵情,而皇甫嵩卻這樣做了。早先在平定了潁川黃巾後,皇甫嵩就是未出潁川,便先遣人去汝南打探,這次又是。這份謹慎值得學習。
不過,雖瞭解了東郡的敵情,畢竟大軍尚未到,商議的內容沒辦法太細緻,只粗略定下,等出了東郡、入了陳留郡後就兵分兩路,一路由皇甫嵩自帶主力走中路去東郡,一路由荀貞帶領別部走東路去東郡。
荀貞只是個佐軍司馬,按理說沒有獨領一軍的資格,但先在汝南郡攻破西華後,皇甫嵩就令他獨為一路,追擊何儀,現在又決定令他獨領一路,這是明顯的抬舉愛護,是給他立功的機會。獨領一路壓力雖大,可既體會到了皇甫嵩的用心,荀貞對此當然是沒有異議。
次日天亮,全軍拔營,前行四五里,出了汝南郡,入了陳國境內。
剛入陳國不遠,就見前方有一支人馬在路上停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