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最終也頂不住巨大的輿論壓力,忍痛對陸老師這位優秀教師進行了開除處理,一向愛惜羽毛的陸老師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打擊,直接就崩潰了,成為了痴痴傻傻的神經病,整天在鎮上游蕩,靠在垃圾堆裡撿取廢棄的食物充飢,丁寧小時候還好心的給她送過吃的呢。
讓人諷刺的是,從始至終,那位信誓旦旦拍著胸脯讓她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的學生家長都沒有露過頭,更沒有替她說過一句好話。
不管這件事到底是誰對誰錯,孩子的姑姑因為這個新聞,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記者成為了電視臺的金筆頭,成為了最大的受益人。
而可憐的陸老師卻以發瘋落幕,卻沒有任何人替她說過一句好話,不得不說,人性的悲哀莫過於此。
反正丁寧打那以後是絕對不會相信家長所謂的“該打的打、該罵的罵”這樣的鬼話了。
溫老事務繁忙,和丁寧寒暄幾句,又叮囑了溫柔柔尊師重道一番,和姜老等人打了聲招呼,看都沒看面如死灰的高開義一眼就先行離去。
即便天堂醫院中醫科由十五名國醫聖手聯合最近炙手可熱的小神醫設定了十六個問診視窗進行義診的訊息不脛而走。
於是,中醫科一改往日門可羅雀、無人問津的現狀,首次出現患者排成長龍等候問診的壯觀景象。
機會難得,郝主任帶著中醫科的成員們殷勤的為問診的國醫們提供著服務,耳朵支稜的老高,想要從他們的診治過程中學到一些東西。
丁寧很忙碌,但卻很充實,每一個病例他都會從病人的病理到病灶以及臨床反應,詳細的跟溫柔柔解說一番,不求她現在能理解,只是開拓她的視野,增加她的臨床經驗。
溫柔柔很用心,即便她沒有任何中醫基礎知識,聽的一知半解,但她還是把弄不懂的問題全都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了下來,等以後正式開始學習後再逐一進行驗證。
這讓丁寧很欣慰,這個徒弟不管天賦如何,但好記性不如人爛筆頭,這個學習態度就很端正。
郝主任等人很感動,相比於其他國醫聖手直接問診、開方、治病救人,丁寧不厭其煩的詳細講解,讓他們覺得如同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這下子包括郝主任在內都圍了過來,用謙遜的態度拿起筆記本把一些疑難雜症的診療過程記錄下來,好作為日後的參考資料。
甚至碰到一些理解不了的問題也會很不好意思的詢問丁寧,丁寧也不藏私,會對問題進行詳細的詮釋,直到他們弄懂為止。
這讓一些等候看病的病人不滿了起來,紛紛鼓譟著說丁寧這樣一個個解說會耽誤他們的就診時間,丁寧卻不解釋,只是微微一笑,每一期病例依然進行詳細的說明。
有明眼人搗了搗不滿的人群,讓他們看看小神醫的治病效率再說。
這些人畢竟不是存心想要鬧事,耐著性子觀察一下後才駭然發現,即便丁寧對每起病例都進行詳細的剖析,但他的看病效率依然快的驚人。
十五名國醫聖手截至目前為止,效率最高的是姜老,已經治療了二十二個病人,速度最慢的一位國醫也看了十七人。
而丁寧,一邊講解一邊治病,竟然也治療了二十二人,效率竟然和姜老齊平。
這下子,再也沒有人說怪話了,對小神醫的醫術愈發敬若天人,甚至有排其他國醫聖手隊伍的病人,悄悄的轉到了丁寧的隊伍當中。
畢竟,相比於其他國醫們只治病不講解來說,丁寧的詳細講解能夠讓他們更加深刻的瞭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當然,也有一些病人患有難言之隱,不想自己的隱私被公開,悄然的轉到了其他國醫聖手的隊伍當中去。
這讓丁寧哭笑不得,他雖然有教授徒弟的想法,但起碼的職業道德他還是有的,每個病人的病情他都會徵詢對方的同意才會進行講解。
對丁寧的做法,江院長深感欣慰,這等於變相的幫醫院的中醫科成員進行了培訓,達到了他的初始目的。
至於把丁寧留在天堂醫院的終極目的,經過高開義的事情,他現在已經不抱有這種幻想了。
那些老中醫們對丁寧搶走了風頭也不以為意,甚至樂見其成。
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和層次,思想上早就統一了,既然把丁寧當做傳統醫學復甦的扛鼎人物,丁寧的名聲越大,對傳統醫學的復甦越有好處。
所以哪怕有些病人要求他們像丁寧一樣,進行現場教學,這些老中醫們也微笑頷首拒絕。
“讓開,讓開!”
一個囂張跋扈的聲音突然響起,引發了人群中的一陣騷亂。
丁寧微皺眉頭,循聲望去,一群膀大腰圓的保鏢推攘著排隊的人群,簇擁著一對衣著鮮亮的青年男女,強行擠到了隊伍的最前列。
“你們怎麼回事啊?怎麼能插隊呢?”
下一個輪到的病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見狀不滿的問道。
那青年不屑的瞥了他一眼,傲慢的說道:“你知道我是誰嗎?老子看病還需要排隊?真是笑話。”
“王少,不要和這些泥腿子一般見識,憑白的丟了身份。”
青年摟著的女子長的挺漂亮,身材也前凸後翹,但臉上卻化著濃妝,堆起諂媚的笑容,說著令人作嘔的尖酸刻薄話語。
“不管你是誰,看病也要排隊。”
那名中年男子臉色漲紅的據理力爭,只是看著這青年前呼後擁的排場,眼神中已經有了一絲怯意。
青年身旁的保鏢聞言,冷冷的盯著這病人,擺出只要青年一聲令下,他們就衝上去圍毆這說話之人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