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怡滿臉的冷傲和憤怒,道:“我方君怡長那麼大,從未受過如此羞辱!總有一天,我要讓他像條狗一樣跪在我腳下,請求我的寬恕!”
這時候一個華服中年男子和她擦身而過,那中年男子走到百花園入口,回身望著方君怡的背影,臉上露出一種奇異的表情。
他轉頭問守衛道:“那個女子是什麼人?”
守衛恭敬道:“啟稟司徒大人,她是方侍郎的千金方君怡。”
“哦,本官聽過這個名字。”中年男子點了點頭,然後笑著在守衛的肩膀上拍了拍,“天寒地凍的,你辛苦了。”
“不,不辛苦……”守衛激動地說。
中年男子走入百花園,坐在姬天聖左手邊第二位的官員笑著道:“伯庸兄,你錯過了一場好戲。”
……
“年貨都發下去了吧。”
紫宸殿,姬天聖坐在案前,一面批閱奏章,一面問道。
楊安含笑道:“老奴親自監督的,您放心便是。”
姬天聖道:“你怎麼會想到,要給百官發放年貨?”
楊安道:“一方面體現陛下的體恤之心,一方面今年上貢的清溪茶有些多,您平常也不愛喝茶,放久了容易壞,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嗯,還是你想的周到。”姬天聖道。
楊安笑著說:“不敢,陛下日理萬機,老奴也只能替您分擔些旁枝末節。”
這時候一個侍衛走進來道:“啟稟陛下,裁決司指揮使求見。”
“進。”姬天聖放下筆,看了楊安一眼。
楊安會意,當即從小門離開。
李邕大步走進來,正要跪下見禮,姬天聖站了起來,道,“不用行禮了,告訴朕調查結果。”
“喏。”
他整理了一下思緒,道:“臣已經查清楚,十二年前確實有一道命令傳到尚書檯,本是要誅白氏九族,好像是因為白崇喜與刺殺皇后的刺客有關。”
“母后?”姬天聖瞳孔微一收縮。
李邕點頭道:“正是,至於是什麼關係,臣不知道,只知先帝勃然大怒,那命令也確實是先帝所發,當時沈公還曾經大力勸阻。白氏滅門後,沈公悲傷成疾而逝,先帝感懷,下令平反白氏,外傳門派餘孽所為。”
姬天聖道:“有沒有提到龍神戒?”
李邕搖了搖頭。
姬天聖美眸一亮,道:“就是說,也有可能是張懷璧騙朕,雖然父皇確實下了那樣的命令,但卻是因為涉嫌殺害母后的刺客,而不是為了一己私慾……父皇深愛母后,失去理智也是可以理解的,後來不是為白氏平反了麼?”
李邕點了點頭,笑道:“非常有可能,先帝之仁厚,天下皆知。”
姬天聖舒了一口氣,道:“嗯,這件事你辦的很好,對了,白氏可還有幸存者?”
李邕道:“據記載,沒有活口。”
姬天聖道:“你還是去查一查吧,朕想彌補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