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不來那種絕對客觀的冷酷,讓他冷冰冰看著億兆生靈在魔劫中沉淪,只為尋找到一個答案?
這恐怕才是最大的心魔吧。
事實上他心念投射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每一個受到魔染和外道威脅的玄門體系中人,都在他的引導下,激發出一種加持。
黎民百姓是清心咒,雖然粗淺,可億兆個清心咒在大地上亮起,便如繁星之海,一界生明,起到了極為直觀的安撫作用,使動盪的人心,漸趨穩定。
對那些有餘力對抗魔頭、外道的修士,加持則更為強力、直接,至少會提升抵抗的力量。
如此做法,也使得他和和參羅利那的衝突,瞬間覆蓋了法則體系、情緒意志、真實之域等幾乎所有層面,形成了全方位、也是最直接的競爭和對抗。
道境天宮再次搖動,與之同時,葬星處也是隆隆震鳴。
細密如網的氣機交錯,虛空驟生電火,剎那間連成一片。
體系的對抗一時看不出勝負,而在心魔分辨上,其實餘慈略有所得。
極端情境是看清人性的好時機。
堅韌者,面對絕境也敢戰鬥;
怯懦者,寧願埋頭就死,也不敢向敵人揮刀;
卑猥者,面對強敵屁滾尿流,卻將恐懼向著弱者發洩。
餘慈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綁在他的戰車上,也從沒有指望過。對那些無益於戰事,甚至還在拖後腿的小人物,絕不至於降下天雷滅殺,他只是依著本心,做一番評判:
對人生百態的種種,他認同幾個?
判斷既明,便有大量的相關元素被過濾,屬於“我”的東西清晰起來。
但這還不夠,因為這個答案不但粗疏,也沒有觸及真正的問題。
他就算明辨“我”與“非我”之別,洗去一切雜質,道心純粹,勝過蕭聖人又怎樣?
他現在就是玄門體系的中樞,站在這個位置上,就註定不能自己求解脫。
因果承負擺在那裡,一界生靈魔染,他也是在劫難逃。
他現在,就必須抗著真界,共迎心魔大劫,沒有挑挑揀揀的機會。
這就和心魔難棄一樣,屬於人性的東西,永遠都是複雜的,餘慈不可能殺掉所有的怯懦者和卑猥者。
真正具備可貴品質,又能在極端情境下展現的,永遠都是少數。
同樣的品質,在地仙身上展現和在平民身上展現,結果也截然不同。
葉半山的強硬直接,對劍仙而言是可貴的;但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熱血衝腦之下,害死的可能是全家老小。
事實上,同樣的一個人,在同樣的情境中,不同的層次下,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況乎億兆人心?
從這裡還可以延伸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真界的高下之別太大了。
同樣的魔劫之下,一個心性尋常的修士,就算是怯懦之輩,只要一心求死,死也能死得尊嚴;對平民百姓來講,參羅利那魔威到處,瞬間摧垮意志屏障,只有生理、心理上的本能肆虐,就是錚錚鐵漢,也可能屎尿齊流,哭叫慘嚎,這又該怎麼演算法?
如果非要求一個“平均”,恐怖的落差便如海嘯,會直接撕碎絕大部分人。
人心與人心已然不同;物質根基又是天差地別,極端的分佈下,如何把他們統馭整合起來,最起碼不至於拖了當前局勢的後腿。
現在餘慈要解決的,就是這麼一個大難題。
他必須去想:
我當如何?
這一刻,餘慈想起的,卻是某個不那麼熟悉的人物:
造化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