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俗氣也好,虛偽也罷,因為這個,他情緒還不錯。
心安則理得……就這麼解釋吧,此時,他心神趨向,恰是道經所言“濁以靜之徐清”的狀態,慢慢的就真正靜下來。
萬魔池上,月華內斂,照神銅鑑本體,同樣如此。
倒是餘慈心湖,恍惚有一鏡映現,初時映像還略有模糊,似乎有些磨製上的瑕疵,可隨著心境平和,光華如雪,明晃晃,森森然,纖毫畢現,映照大千。
俱淨坊中的修士大半都在屋裡,環境相對封閉,還不覺得,可從坊外看,有一道光華,衝上雲霄,照徹雲氣,又四處掃動,所經之處,被照中的修士,莫名就是心裡明透,似有所見,似有所悟,似有所得。
剛進入內陸不過數百里的彭索,愕然回望。
他腰上所懸龍川劍殷殷低鳴,劍心互映,交融一體,沒有容納別物的空隙,所以見得更模糊些。只是隱約感覺到,彷彿是哪位大能,往這邊瞥了一眼;又似有某種靈波,盪漾而來,輕叩劍心,隨即繞開,繼續擴散開來。
感覺出方向是在俱淨坊裡,那麼,是羽清玄?還是淵虛天君?
這種層次的強者,所作所為,多有不可索解之處。可既然並無惡意,彭索也不願節外生枝,洗玉湖那邊的事情拖了很久,如今時機成熟,不好再耽擱了。
他再看一眼,身化劍光,倏然遠去。
劍修的特殊性,使得彭索錯過了深究的機會。
餘慈剛剛理順的法度,則隨著鏡中明光,急劇擴散開來。
鏡子本身不發光,其光芒源於世間生靈,佛門曰“有情眾生”的性靈之光。
一念起,一念滅,生滅之間,有靈光存焉。
如餘慈這般神主,精通黑森林法門,又通曉情緒神通,自然可以擇取合適之人,引入他這初見雛形的體系中來。
不過,餘慈沒有急劇擴大信眾,佈網天下的想法。
就目前而言,他這個“小格局”,是專為特殊人群準備的,他不會主動去發展信眾,而是將這一份剛剛成就的法理——包括從萬魔池中億萬魔頭的“升舉”中,還有從無羽、李閃、小五等人的“印契”脈絡中抽離出來的那些,琢磨了個比較合適的形式,嵌入到真界天地法則體系中,
聽起來很玄乎,實際上,由於長生中人的存在,由於天與人的妥協,天地法則體系中,幾乎天都會形成的新的法則分枝,同樣,也會有舊的分枝消亡。
絕大部分的“分枝”,和根本法則,都有相當的距離。
餘慈這份,層次上要高一些,畢竟要符合淵虛天君、上清後聖的身份,在天地大劫持續,法則體系動盪的時候,幾乎沒受到任何阻礙。也隨著這份法理嵌入,與天地法則體系相互作用,不斷豐富其內涵外延,影響漸漸傳匯出來。
最初的限定,阻止了向更高的法則層次上的滲透,也沒有直接觸碰到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敏感神經。可“向下”卻很平常,並很快涉足多個層面,形成一張大半虛無,法理上卻很明晰的網。
目前這個階段,餘慈不會出動出擊,但當有特定身份、特定需求的修士,觸碰到這張隱形之網,餘慈會第一時間發現,至於接下來的事情,全看兩邊的造化。
此時,基本的工作已經完成了大半。
餘慈的心神在天地間流動,感受著這一面拋灑鋪開的網路,在何處比較順暢,何處比較窒澀。
不用刻意,心神自然而然便與某個冷靜淡然的意念相觸。
幻榮夫人。
這一位被餘慈從之前的過程中剝離了,但也是從頭看到尾,對裡面的門道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