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這麼“行險”,也是近日來餘慈對這具分身和相關敵情掌握越來越準確之故。
兩月來,連場大戰,頻率之高、力度之強、層次之深,是餘慈有生以來的首次,非常過癮,也大有所得。
本體在域外的感悟可以傳到分身上,分身的感悟同樣可傳回到本體。
二者交融,彼此增益,他這段時間來的進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並不為過。
另一方面,他的心神也是空前地專注、集中。
涉及北地大局,涉及天下大勢,涉及各宗各派利益、勢力消長,以及黃泉夫人這等智謀之士的心思變化,他不精、不通、不懂。而且,這份差距絕不是短時間內所能追上的。
舍長就短,則事倍功半。
目前,餘慈只能去追求那些他所擅長的、可以“徹底掌握”的部分——也就是在境界、在層次、在法則上的感悟和相應神通,以及那一點點積累起來的豐富殺伐經驗。
在當今之世,他所能掌控的,只此而已,焉能不珍惜?
每一場戰鬥,不管是緊張還是輕鬆,他都傾注了十成十的專注,鑽進入、融進去、透進去!
魔潮滾滾而來,黃泉心思如淵,看得冷漠;玄黃是天生兇器,看得自然。
唯有餘慈,情緒飛揚,也學那“兵災魔王”,一聲長嘯,因無法把握全域性而積下的塊壘,便在嘯聲中揮發殆盡。
大日強芒如火,飛投下來,在車畔形成灼目的光圈,再急劇擴散,彷彿滾燙的刀身,切過油脂,當者披靡。
魔潮中有撲出來的真人眷屬,在撲面而來的太陽真火面前,也只有退避一途。
不知厲害,硬搶上來的也有,卻是轉眼周身浴火,遭了魔染的神魂都要給燒透。
玄黃只是瞥去一眼,便將其斬落,又增了戰績。
真人級別的眷屬,真的是過來送戰績的。
餘慈也好、玄黃也好,一者具備滅魔神通,一者具備純化劍意,都是直指魔頭最虛弱處,應付這些“東西”,可謂得心應手。
一路追殺下來,死在他們手上的真人眷屬,已超過四十個,部分是魔劫起後,新近魔染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多年來一直遊蕩在外域,趁天劫、魔劫並起之機,躥入真界來的。
“北地輿情圖”上,地化院甚至專門列了表,言述近一段時間以來,死在他手下的這些“眷屬”。
來歷最久的一個,甚至要追溯到四劫以前,萬多年來,被這些眷屬害死在域外的修士,絕不只是百人、千人的規模。
餘慈的名聲因此更上一層,毫無疑問,這裡也有黃泉夫人的功勞。
可惜,現在不是計較名聲的時候,虛空中又傳來魔吼之聲,味道和“兵災魔王”的感覺不太一樣。
未等細品,餘慈頭頂一暗,抬眼看時,卻見黑深深的山嶽劈面砸來,這不是魔頭凝成的神通,而是真的……
真的山嶽!
倉促間,看不出多大,可黑沉沉的傾壓下來,陰影起碼超過數十里方圓,重量衝力更難估算。遑論山嶽之上,還有硬生生拔斷的地脈餘氣,與高空混亂的元力相激,雷聲轟轟,纏繞著紫蟒般的雷火,轟然而來時,方圓數百、數千裡的虛空都在呻吟。
拔山擲嶽大力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