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液滴……很眼熟啊!
餘慈的眼睛轉不到頭頂上去,不過甘露碗中的氣機、質性運轉變化,一絲一毫都瞞不過他。只是疑惑了一瞬間,他就記起此物的來歷:
這不是液化玄真麼?就像當年湛水澄,送給他的那瓶化液玄真一般無二。
作為玄門法器,甘露碗向有“甘露流潤,遍灑空玄,拔度沉溺,不滯寒淵”之能,這一脈符法神通顯化其形,果然也能附會上去。
玄真化液!餘慈還真給震撼了一下。
絕大部分玄真,都以“光”、“焰”、“風”等有形無質的方式出現,虛無縹緲,而且往往都是和天外雜氣混摻在一起,並不純粹,也許大日星辰附近,質量會更高,但公認的最為純淨者,還是化液玄真無疑。
玄真凝虛丹中最關鍵的成份,就是此物。
此時的甘露碗中,不只是液滴,碗中也騰騰有煙氣,虛化的至粹玄真已經集滿了一碗,但還是源源不斷地輸入進去,煙氣也從沒有冒出杯沿,說明裡面的液化還在穩步進行。
餘慈心裡感覺頗有些古怪,準確地講,是有些後悔,早知這路符法神通的妙用,在承啟天裡用出來,豈不妙極?如今當真是浪費了機會。
這就是身兼多門的壞處,看似到了火候,其實差得很遠。
餘慈除了從離塵宗破門而後的幾年,還有遭遇死魔劫數,閉關之時,是真真正正運用符法,精研不休,晝夜不停,其餘時間,大都還是被其他東西分了心。
尤其天垣本命金符也是被修殊勝行願無量佛光提上來的,根基雖還牢穩,卻少了千錘百煉的圓融法性,嚴格地講,單獨在天垣本命金符上的運使造詣,他未必能比得上當年上清宗的一個修煉同樣法門的還丹上階修士。
不管怎麼說,天垣本命金符都是他根本之法,道基所在,這樣下去可不行,還是需要時間好好琢磨一下。
也就是多琢磨一回,餘慈卻是發現:
似乎這“甘露碗”的神通,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強啊!
要想將玄真化為液態,一要有精到的手法,二要有足夠的份量,三要有漫長的時間,這門符法神通,也不能逾越這些條件。
神通本身是要消耗先天元氣的,符法神通要少一些,但“甘露碗”是一個持續性的法門,也就是說,一直有消耗。而它使玄真液化的速度,則比較一般,之前一直沒有化液玄真出現,直到碰上了這“暗光寶穴”,才突然成功。
以解析之術算來,其轉化的效率,其實比單純汲納玄真還要差一些,只不過一旦到了“暗光寶穴”,或者大日星辰附近這樣的寶地,方能勝過一籌。
一時間,餘慈心中感覺更是微妙,但最終還是暗歎一聲,
終究不如步虛術。
其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天垣本命金符再強,最初設定的境界、功效,也是有其限制,餘慈能夠以其為根基,一路修煉到步虛上階,已經是近於逆天之舉,也脫不了其他各種機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