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劫之前,有一位劍修,號稼軒先生,其人劍道天分平平,終未成就長生,然而其人在詞道造詣上,卻高標千古,便是一眾劍仙,都要為之傾倒。
當日,簡紫玉縱劍而去,所吟之詞句,亦為其人所作。
劍仙西征之後,論劍軒元氣大傷,從雲端跌落,死氣沉沉,關門閉戶,以求自全。稼軒先生憑一腔熱血,奔走疾呼,卻難有響應,奮激之下,強行衝擊長生,終死於天劫之下,
這首詞,便是他遙遙憑弔劍園,撫今追昔,傷絕悲恨之時,所成之名作。
一個失神,詞句已至將結之時。
陳龍川啞聲低迴:“千古興亡,百年悲笑……”
眾劍修幾乎是聽著這闕詞長大的,隨之反覆詠唱,此時早已不是鳴劍樓的範圍,樓內、樓外;百人、千人;知者、不知者;但有劍吟處,便有放歌聲,內外相交,遠近互疊,渾然有悲慨之調,蒼茫之音:
“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
但凡知道那一段歷史的人,都能見出詞中,那壯志難伸,悲恨無端之情。
斷界山高,天裂谷闊,白雲蒼狗,倏然千年,那遮天蔽日、慨然西去的劍光,終未回還。
一座劍園,沉埋豪情、蝕銷傲骨、封絕仙蹤。
至此十方符光連迭起,至此天寰魔影復又來,至此大海滔滔飛幻境,至此靈綱山上劍久埋……
陳龍川緩緩吸氣,似乎又回到那星沉月銷的深夜,他與摯友斥天罵地,涕泗高歌,醉極之後,指向那群山環繞中的園墓,嘶聲吼罵……
他倏然放聲大笑,便在滿樓修士近於驚悚的目光下,從遙遠的時光長河中,拿過那一夜的情緒,再轟然放開:
“斬龍何在!昊典何在!原道何在……曲無劫何在!”
在的不過是吃山靠海守屍輩!在的不過是抱頭痛哭兩廢材!
哈,還有一個……還有一個!
還有一個造化,怎麼偏偏是他?
詞句至此中絕,本來還有三句,是與整首詞都格格不入的悠然淡靜之語作結,即“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之句,但今日,再沒有意義。
陳龍川倒置劍身,拄劍而起,高大的身軀,獨立在樓層之上,視眾人如無物,緩緩還劍入鞘。
入鞘之音,低啞摩挲,如久病難起之輩,低弱之呻吟,不甘之嚎嘯。
但聲停之時,他卻倏地展眉一笑:“稼軒當年,可知今日?”
鼓聲驟起,又歇,高臺之上,舞娘垂斂廣袖,神意嫻靜,垂眸不語,一曲已終。
“好極,好極!”
陳龍川按劍長笑,目光轉向彭索,剛才,就是此人,第一個振臂高呼,吼出那激盪人心的雄詞壯句。
“不意聚仙橋上,還有爾等英傑……果然還是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