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慈在虛空中游動,感覺非常奇妙。
魚龍雖不是餘慈,餘慈卻是魚龍。
他在淅淅瀝瀝的雨霧中盤旋,外圍是無垠虛空,大小對比強烈,可是他有一種清晰的感覺,外圍虛空以是他為軸運轉的,他就是虛空的中心,可以且必須操控這所有的一切。
這時候,前面感覺到的冰珠、還有外圍的火光,便顯得分外礙眼。
冰珠應該是九天罡風滲入的罡力,阻滯氣脈運轉,損傷元氣。偏又是千絲萬縷,散落周身,想要一一驅除,十分麻煩。不過,那是在常規情況下,如今心內虛空開闢,體內一切變化都超脫物象的侷限,由繁化簡,映現其中。
虛空中,魚龍只一個擺動,千百顆冰粒便徹底粉碎,絲絲寒氣也融在雨霧中,由魚龍吞吐消化。
這一過程看來簡單,卻是牽涉到餘慈筋絡骨血、五臟六腑的方方面面,瞬間便有千萬處細膩精微的元氣變化,在體內各處展開,其複雜程度,足以令高出餘慈一兩個層次的修士為之頭痛。大概也只有《玄元根本氣法》獨闢蹊徑的心象法門,才能如此輕描淡寫地完成。
罡力祛除之後,魚龍的目標轉向外圍火光。如果他沒有猜錯,火光便是鬼獸身上的力量。
先前九天罡風的罡力與這火光雖然都呈現在“心內虛空”中,可餘慈沒有混淆其中的差別。他在《玄元根本氣法》的造詣一日深過一日,這點兒變化瞞不過他。
差別便在於:九天罡風的罡力是先作用於他的身體,又反映到“心內虛空”之中,中間有一個轉化的過程;而外圍火光,則跳過了以上過程,就像是當初天龍真形之氣那樣,直接搶進“心內虛空”裡面!
而且它和天龍真形之氣類似,那裡面有一種隱晦但又確實存在的意識……或者說是天龍真形之氣所擁有的那類先天本能。這種意識或本能的存在,使得四面分散的火光,沒有一點兒亂象,匯聚起不可輕忽的力量,試圖和魚龍分庭抗禮。
“虛空開闢、引氣入境、內景外成、天地如一……解仙長說得不錯,我這《玄元根本氣法》不知怎地進入了第二階段,真幻轉化略現端倪,能引外氣歸於‘心內虛空’,天龍真形之氣是如此,眼下這火光也是如此。”
念頭閃過,雙方已是碰撞一記。
虛空四面火勢焰光暴漲,似乎有強勁的力場生成,飛揚的火舌齊齊向魚龍所在的虛空中央彎曲,紗霧似的火煙融進了雨絲輕霧中,部分雨絲被蒸發,但更多的是被雨絲浸透,難分彼此。
緊接著,劇烈的衝擊便在虛空中央迸發。
衝擊的強度超乎預料,餘慈只覺得天旋地轉,驀地睜眼,已從“心內虛空”中脫離,呼呼的風嘯聲和火焰燃燒的爆響混雜在一起,塞滿耳鼓。他這才發現,自己竟是被包在火中的!
來不及去想為什麼會這樣,他厲嘯一聲:“開!”
餘慈身外已經瀕臨崩潰的劍氣圈高速運轉,衝破了火焰的包圍,躍入虛空。在那瞬間,他忽地感覺到,這層火焰其實並沒有“為難”他,反而生出一點兒斥力,倒似歡送他離開,實在古怪。
才一出來,他便微怔,此時他上下左右全部都是沉沉的霧氣,那獨特的霧霾煙塵氣息,只要過鼻一遍,他便絕不會忘。
“天裂谷!”
而且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天裂谷。餘慈身體懸空,周圍數十尺,竟然沒有任何能夠借力之處。而在百尺之外,飛騰的焰光正輾轉曲折,形成那巨大而又熟悉的輪廓。
餘慈不知什麼時候,鬼獸又化為火焰形態的。但他剛剛馭劍一衝,竟然從鬼獸身上飛了下來,這可就麻煩了……
沒有飛天之術,餘慈很快就往下墜。此時他透過層層霧氣,看到鬼獸的方位,那團火焰仍在燃燒,這一回鬼獸形態轉化,花費的時間要似乎比上回長了許多。
盯著那邊,餘慈腦子飛轉。現在再飛回鬼獸背上,說不定半途就要送到它大嘴裡去,而若能夠趁其形態轉化的空當,藉機遠遁,不失為上策。
轉眼做出決定,餘慈屏息寧神,手中還沾著鬼獸血水的純陽符劍上指,雖是在急墜過程中,他還是雙手握柄,做出了一個標準的持笏朝宗的勢子。這種勢子全無攻擊力,卻是收束神思,澄心定意的不錯選擇。
憑藉這個勢子,餘慈一些浮躁的心思消去,他用精神上最完滿的狀態,開啟了袖中的照神銅鑑!
剎那間,無數神意星芒散射四方,撲入雲霧中各個角落。自從寶鏡失而復得後,餘慈已經很少用這星芒噴湧的法子。概因千百視角難以統一,損耗精力,還影響反應速度。但如今事態緊急,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當下星芒如雨,每一點星芒都有靈性,自發捕捉周圍生靈,侵入其腦宮,反饋資訊,
千百個不同的視角在眼前呈現,無比豐富,同時又支離破碎,讓餘慈看得眼花繚亂。還好餘慈別無他求,只要確認自己周圍環境就好,所以他不管視角顯示的什麼情形,只觀其方位,轉眼便有了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