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忽爾展顏一笑:“很好!”
“什麼?”
“我知道是氣話……但這些句子,就是氣話,我也說不出來。”
老道拍了拍他的肩膀,就那麼出亭而去,再不回頭。
************
午後時分,觀中的道士們紛紛結束了午課,道觀中人聲漸起,但傳到餘慈居住的獨院,卻大都消寂下去,不染其清幽。
餘慈在院中緩緩踱步。
這是他回到止心觀後的第十天。
從那天老道拂袖而去後,餘慈便再沒見過他,便是那魚龍也沒有交上去,至於外室弟子之事,更是給擱置下來。好像那一回失言,真的觸怒了老道,使得一切都陷入停滯狀態。
時間持續得久了,他感覺到自己似乎被遺忘掉,每日裡只有寶光過來說些閒話,讓他覺得自己還在塵世之中。
餘慈不是沒有焦躁過,也不是沒有懷疑過。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心思慢慢地沉澱。不知不覺間,天裂谷時的勾心鬥角,生死拼殺變得模糊了,始終充斥在他心中的緊迫感也緩和下來,至於仍沉潛在水下的陰謀、“巨人”間的對抗等一些更遙遠的東西,則是被埋在心底最深處,再加了一層蓋子。
這樣,他的心大部分空掉了,跳動的節奏自然發生了改變。
餘慈找到了一個全新的節奏,與他在天裂谷、與他之前十二年的流浪生涯、也與他幼時在雙仙教中的節奏完全不同。好像是悠然閒適,感知又非常細膩,他並沒有遺忘前塵,只是漸漸改換了角度,單純從那裡面抽取資訊,豐富自己的思維。
簡單來說,他在反思。
並不是說他認前面做的事情有什麼錯誤,而是他找到了一些在激烈的情境下,不可避免遺漏的有價值的東西。
較虛幻的像是他各個時段微妙的心境變化,更現實比如使用霧化劍意之際,“先天一氣”細微的運化方式。這些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裡面,有一些他一直在追求,卻被更奪目的現實狀況掩蓋住的東西。
所以,餘慈開始喜歡在安靜的獨院中踱步,去回憶、去思考、去探尋,最終把握住那些東西,因為它們才和修行、才和長生捱得更近。
他狀態變得很好,今日更是如此。
在靜謐的環境下,他甚至可以聽到肌骨血肉在“先天一氣”的滋潤下,綿綿密密的合聲,像是深夜潮水拍打岸邊,起伏有致,如聞天籟。
受此密音的浸淫,餘慈很自然地進入到似醒非醒、杳冥恍惚的狀態下。往昔清晰的思慮覺知,此時卻像是漫堤的湖水,四面流淌,沒有任何目的性,但在其最深處,又有一點微微的光亮,構成最根本的核心,照耀著難測其深的心湖。不論湖水蔓延出多遠,都要受到光芒的影響,儘管那影響已是微乎其微。
他莫名其妙地、也是理所當然地想起了葉途的言論,卻失去了前後順序,甚至失去了語言這個外殼,而是還原為最直觀的影象,最純粹的理念,呈現在心湖之中。
那是一組同心圓。
微光便是圓心,湖水便是已經模糊了其間界限的圓弧。
四處蔓延的湖水主動與外界天地聯絡,侵佔著新的地盤。而外界天地也在與湖水溝通,也許是一片落葉、也許是一陣微風,透過這細微的變化,傳遞著遙遠距離之外,那些模糊的資訊。
湖水本身便能將這些資訊消化且作出反饋,而湖心那點微光,則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將資訊的輸入、與湖水的作用、湖水的反饋這一整套流程印刻下來,再將這流程本身剃出去,只留下一點那流程所宣示的微乎其微的“道理”,收入其光芒之中,那點微光似乎也擴大那麼一絲半毫的樣子。
然後,湖水在微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加澄澈,反饋的資訊也更為明晰,由此週而復始。
直到一個鮮明強烈的刺激突然插進來!
*********
當理想最接近你,即將變成現實的時候,也就是所有幻想的色彩都褪去的時候,不知道大夥兒是個什麼感想。
當然,魚刺兄挑肥揀瘦,是他的性格問題。敝人則是對朋友們的支援來者不拒。點選很重要、收藏很重要,紅票也很重要,大夥兒加勁兒支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