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姜夔是怎麼寫的?他並沒有特意的去描寫梅花,因為寫梅花並不是他真正要表達的,只不過是他看到梅花後,想起了一些往事,想起了或缺的美好回憶,因為有梅花的相伴,那些回憶變得更美了,更有了意境。”
這時,臺下的同學都安靜了下來,進入了仔細聆聽之鄭
“不僅梅花,還有月亮,還有雪,這些景物一起組成了美好的畫面,當然更重要的,是那個相愛的人,她在這樣的大雪之夜,聽到我的笛聲,聞聲而來,看到開滿枝頭的梅花,不顧清寒的摘下一枝送給我。”
聽到林維這樣的描述,所有的同學都沉浸在了那樣美好的畫面之鄭
“可是,他筆鋒一轉,卻又重新寫到了現實中,寫到而今漸老,那樣的往事終成回憶,此時我連春風詞筆都已忘卻,雖然現在同樣有片片梅花飄落,有片片雪花堆積,我卻只能怪梅花香氣,勾起了我的回憶,我只能在樽前傷心而已,我只能無奈的回憶過去,回憶那千樹萬樹的梅花,回憶過往的攜手同遊。”
林維這一番解讀,讓同學們對於這首詞有了真正的感受,原來這首詞竟然這麼美,竟然這麼令人傷心。
讀之慾醉。
讀之慾泣。
林維問道:“姜夔寫梅花,寫出了這樣的詞,他的格調之高,是不是無人能及,雖然東坡豪氣,稼軒爽快,卻都不及白石之情深,雖然柳永細膩,易安婉轉,卻又不及白石之曠遠。”
“好!”
“的太好了,解讀的太好了!”
臺下的胖虎首先鼓起掌來,他萬萬沒想到林維可以講的這麼好,感覺比老師講的都好,他感覺老師對於這首詞,都沒有這麼深徹的體悟。
“太棒了,太好了!”
“林維你太厲害了。”
“服了,服了。”
臺下的同學紛紛鼓掌喝彩起來。
甚至老師也不自覺的鼓掌起來。
“但是,”沒想到林維卻話鋒一轉,道,“姜夔格調雖高,可惜在意境的描摹上,卻終究稍微缺那麼一點點。”
大家本來聽林維的解讀,感覺《暗香》這首詞簡直太棒了,無論寫情,還是意境,都是非常的好,可以已臻化境,不料林維又突然這麼。
張莉莉又站了起來道:“你憑什麼姜夔在意境的描寫上有不足,聽你這意思像是,姜夔還沒你寫的好呢?”
林維淡定的道:“這位同學你的很好,為什麼我姜夔在意境上寫的稍遜色一些呢?”
“為什麼?”
“大家想,這首《暗香》寫的這麼好,但是卻沒有哪句是我們張口就來的是不是,它終究有一些晦澀,沒有像其它詞饒那種傳唱之名句,這就是在於,他在描摹景色時,沒有非常具體的寫出來,他沒有寫出這景色是怎樣的,讓我們有一個切身的體會,而是和我們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
同學們聽了後,再一想還真的是這麼回事。
林維又舉例道:“比如‘千樹壓、西湖寒碧’這句,也算是不錯,但總覺得還少一些感覺,並沒有特別驚豔到廣為傳唱的程度。”
看到大家還有些感受不到,林維又道:“我再舉個例子,比如柳永的一句是‘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比如易安的一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比如李後主的‘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相對來,白石還是稍微差一點點。”
聽到林維的解釋,同學們也感受到了,之所以姜夔沒有這些詞人有名,也的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不過姜夔的格調之高,也是非常厲害的。
聽完林維的這些話,本來還有些不服氣的張莉莉,也無話可了,他感覺林維講的太好了,此時心中湧現出來的,不再是要和林維爭一個長短,而是完全被他所折服心裡只剩下仰慕之情。
於此同時,林維也收到了一波仰慕值。
他一看,發現仰慕值已經攢到了160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