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道:“這也是我剛才說的,如果關羽不聽令,就讓童飛向北平方向警戒,但並沒有讓他攻打北平。等我收拾完許攸和荀攸後,再回過頭收拾他們兩兄弟。”
“你放心,我是有分寸的,必要的時候,我會派人向軍機處彙報。”
楊鳳道:“這末將就放心了。”
“嗯,去傳令吧。”
“諾。”
對於徐庶來說,不管誰做騎兵軍的軍長,他都毫無所謂,但前提條件是,這個騎兵軍的軍長,必須要聽話,否則的話,不管對他,還是對晉國,都將是一顆埋在北方大地的定時炸彈。
...........................
徐州府。
洪南、賈詡行軍至此,紮營暫歇。
一封來自幷州的書信,引起了洪南的注意。
府衙正堂中,洪南看完書信後,滿臉詫異之色。
賈詡見之,甚為不解,問道:“陛下是為何事煩惱?您手中的那封信,是軍報嗎?”
洪南點了點頭。
賈詡微笑著道:“這可真是稀奇了。多少年來,我們從未打過敗仗,如果真有敗報,我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是哪位將軍?”
“文和啊,怎麼一聽打了敗仗,這麼高興?”
“呵呵...聽個新鮮嘛。”
洪南把信往桌上一丟,說道:“其實也不是什麼敗報,是幷州上黨郡,出了一點狀況,徐庶擔心耽誤大事,隨命錦衣衛,將他的親筆信送來。”
賈詡開啟信件一看,也神色凝重,道:“真是不敢相信,這韓家的人,竟如此大膽,敢私造火炮。是韓青獨立為之?還是韓家早有預謀?”
洪南道:“文和啊,其實你心裡明白,能製造出兩三個團的裝備,絕不是韓青自己能做到的,在他背後,一定有整個家族的支援。或者說,還有其他的家族提供幫助。”
“徐庶懷疑,燦兒也參與了此事,讓我派人調查青州。文和,你覺得徐庶的懷疑,有可能嗎?”
“沒有可能!”
賈詡很肯定的回答。
洪南問道:“為什麼?”
賈詡道:“二皇子雖然被調離了長安,但陛下封他為王,已是恩澤深厚。他沒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串通韓家,私造火炮。他想做什麼呢?想造反嗎?他一個僅十七歲的娃娃,沒有這樣的抱負和心思吧?”
洪南猶豫了下,很平靜的說道:“其實你對燦兒,根本就不瞭解。我也不瞭解。但在他離開長安之前,我與他相處過,給我的印象,就像是老謀深算的一個儒士...。”
“呵呵呵...老謀深算?陛下言重了,我絕不相信!”
“不管你相不相信,這就是他給我的印象。當時我還自慚,覺得對他關心不夠,才造成他的心理有些陰暗,缺少像戰兒那樣陽光的心裡。這也是我將他調離長安的原因,也許到了外面,會有另一種心情。”
看了眼賈詡手上的那封信,洪南嘆道:“可我沒想到,他竟有如此大膽。”
賈詡拱手道:“陛下,此事還需要調查,不能就此下結論啊。韓青雖私造火炮,但沒有任何一種證據,能證明是魯王授意,也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是有韓家或者其他家族的支援。剛才陛下所說的,不過僅僅是猜測而已。猜測嘛,畢竟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