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回過味來,恍然道:“陛下所言極是,曹操很有可能支援許攸、荀攸留在幷州。”
洪南道:“所以啊,我需要更清楚的瞭解幷州之戰事,也讓徐庶多加小心,別太大意了。”
“是。”
賈詡道:“臣等下就派人去太原,將陛下的旨意傳達。”
“戰兒當上了太子,子龍和馨兒成婚,也算了解了我兩樁心事。接下來,就該騰出時間,處理各地政務了。在一統天下前,我要先握緊自己的拳頭。只有這樣,才能出拳擊敵。”
“我的話,你應該明白吧?”
“臣明白。”
洪南點了點頭,說道:“經過我們這些年的經營,各地百姓是豐衣足食了,都支援、渴望我們一統天下,這對我們晉朝,是有很大幫助的。我準備休養生息數年,養精蓄銳,等糧草充足,實力雄厚,即發起對曹操、孫權的戰爭。這一戰,將徹底解決他們的問題。”
“陛下,臣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賈詡猶豫不決的道。
洪南道:“有什麼話就說吧。”
賈詡道:“臣前幾日去了一趟兵部,與孫簡大人討論了下各地駐軍的問題,覺得地方駐軍與前往駐守的正規化部隊,還是有些少啊,一但戰爭開始,怕很難做到全面禦敵。”
賈詡是早有準備,說到這裡時,他拿出了地圖,展開道:“陛下請看,整個北方,三個大州,二十七個郡,只有九個師駐防,及八萬五千地方軍。他們不但要擔任維護治安,抵禦外敵,還得提防北方的異族。就算實力再強,武器再先進,也難保有顧及不到的地方啊。就比如冀州,是由郝陽的第七軍駐守,僅僅三萬人,平均下來,一個郡才一兩個團守衛。這能抵擋得了敵人的進攻嗎?”
“再有裴延的第一軍,高順的第二軍,都要分別駐守兩個大州,這兵力實在是太短缺啊。”
“當然,裴延的駐地倒是無所謂,他的益州有蠻王沙摩柯作為盟友,豫州又有趙雲幫忙從旁策應。但高順的駐地就不一樣了,他要駐守徐州和兗州,這兩個地方都與荊州相連啊。”
“臣的意思是,是否多調集一些兵馬,佈防於前線,防止敵人突襲。”
洪南不耐的道:“這個問題以前不是討論過了嗎。文和啊,你是沒有記性啊。”
“臣實在是擔心。”
洪南看向地圖,忽道:“不對啊,你算來算去,還是少算了十萬人。在北方,咱們還有十萬鐵騎啊!你難道忘了張飛和關羽?他們可駐防在北平,北方異族絕不敢亂動。”
賈詡道:“那徐州和兗州呢?還有青州,咱們青州連正規軍都沒有遣派,全靠著高順的第二軍,若是曹操從那裡下手,咱們調哪支部隊迎敵?”
洪南收起地圖,道:“不管你怎麼說,我是不準備招募兵馬了。至少在近兩年內,我們要施行休兵養民的政策,大致方針不能改變。”
賈詡道:“那臣建議,再發動一場對異族的戰爭,等戰爭過後,再施行休兵養民之策。”
“攻打異族?”
洪南十分無語的道:“前些年我主張攻打異族,你們是百般阻攔啊,現在我要休兵養民了,你卻又主張...。”
賈詡道:“陛下,臣說的異族,並非北方異族。”
“不是北方異族?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