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
冀州,魏郡。
這一個月裡,徐庶、賈詡的大軍,也來到了揚城,戶部的糧草、槍支彈藥,也陸續運達。
陳宮寫的那五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去了北方,並且得到了答覆。
“陛下,各異族們都怎麼說啊?”堂上,眾人都十分的好奇。
洪南看完手上的五封信,嘆道:“可惜啊,敵人不讓我動武,否則我會親率大軍,前往北境。”
賈詡道:“這麼說,是異族們服軟了?”
“豈止是服軟啊,都爭先恐後的巴結,這信中的諂媚之詞,我都不好意思往下看。尤其是烏桓,真恨不得巴結上我們這條大船。”
徐庶笑著道:“早在意料之中啊,陛下如果北征,第一個要打的就是他,他豈能不認輸?”
“是啊,連曹操、袁譚、孫權聯手,都無法戰勝我們,北方異族,又有什麼本事,敢冒這天下之大不為,與我們為敵?”
陳宮道:“那陛下之前說的,可還算數?”
“算數。我只是覺得可惜,但並不食言。”
“這就好...。謝陛下。”陳宮鬆了口氣。
徐庶笑著道:“公臺,也不用如此擔心嘛,就算要打,咱們也不懼異族。”
“是,有你這個長勝軍師在,的確不用怕。但就看士兵們能不能吃得消了,長途跋涉數千裡作戰,又沒有穩定的後勤保障。”
洪南坐下,道:“行了,我也知道北征不妥,所以收回了之前的決定。”
“如果以後準備北征,一定以前準備好糧草、器械等。”
“是。陛下英明。”
洪南道:“現在曹軍被擊退了,異族也服軟了,北方三大州,終於又恢復了太平。咱們這幾十萬人在這,也沒有別的事可做。”
“元直。”
“臣在。”
“你還是留下鎮守,解決許攸、荀攸之事。”
“是。”
“其餘的,休息幾日後,隨我返回長安。我們要在長安舉行一次盛大的論功行賞表彰大會,對這一年裡,凡是立過功的將士,甚至是為我們的大業犧牲了的百姓,都要給予獎賞。”
“謝陛下。”眾人都笑了起來。
論功行賞,是每一個人都期盼的事。在一家獨大的晉國,這官職、榮譽,是很有保障,有前途的,一旦得到了,就不容易失去,將意味著世世代代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不像曹操、袁譚的小朝廷,今天封你個大將軍,或許明天就沒有了,因為整個國家都被人打沒了。
所以,在晉國,沒有人不想立功受賞。
..............................
在揚城休息了幾日,徐庶領軍返回幷州。
徐晃、楊鳳仍負責駐守冀州。
周倉、裴元紹回幷州協助徐庶。
張白騎、胡車兒的傷也好了,回幽州主持大局。
洪南則帶著其他的人,從白馬要塞渡江,返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