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那我們現在怎麼辦?追嗎?”
這個問題,他也無數次的問自己。可他無法下定決心。
如果追擊,中了敵人的埋伏怎麼辦?雖然敵人兵力少,但難保前面沒有敵軍,到時吃了敗仗,連回徐州都做不到了。
考慮了一會,張頜道:“還是不要追了,回徐州要緊。我估摸著,軍師也回徐州了,我們應該回去增加徐州的防禦力。”
“至於洪南...不是那麼好擊敗的,當初審軍師帶著二十萬大軍,在幷州與他決戰,而他只有區區的幾千人,可最終還是沒能傷到他分毫。”
“想要殺洪南,得問軍師拿出個絕妙的計劃才行。”
............
在寨中停留了一會,張頜還是率領大軍離開了。
明知洪南沒有多少部隊在身邊,也沒敢大膽出擊。也許,這將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也是唯一一次最好的機會,可惜張頜並沒有把握住。
幾日後,洪南與高順、裴延回合,兵鋒所向,直指徐州!
同時,張頜的部隊,也回徐州了。
而洪戰,在趕走張頜後,也向徐州進軍,距離徐州邊境,不到四百里,預計三日後,能與高順、裴延會合。
目前的態勢,已是再明顯不過。
自審配敗兵後,洪南的三個軍,士氣高昂,大有不打下徐州不罷休之勢。而就雙方的實力對比,別看袁譚手握四十萬重兵,可真要跟晉國新軍打起來,結果很明顯。
那就是晉國勝,袁譚敗!
每每想及此處,袁軍將領,都寢食難安。
“陛下,臣指揮失誤,致使顏良、文丑將軍殞命疆場,臣有罪,請陛下責罰!”徐州府,大堂中,審配向袁譚覆命。
袁譚看了眼審配,問道:“正南先生,你知道顏良、文丑,是何等樣人嗎?”
審配道:“他們是我軍中流砥柱,自先主公在世時,就對先主公忠心耿耿,後來諸公子分列,他們又為陛下的政權,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袁譚道:“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想辦法保全他們呢?你知道軍中將士們,私下裡都是怎麼說的嗎?說連顏良、文丑都戰死了,我們沒有希望呢。”
“你想想,我們還能守得住徐州嗎?”
“臣慚愧。”
審配道:“顏良、文丑將軍,雖是違背了臣的命令,才致使陣亡,但臣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行了,人都死了,不要再說了。”
袁譚道:“我只想知道,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這徐州到底守不住?如何守?難道就只能坐等洪南來,割下我的腦袋嗎?”
審配拱手道:“回陛下,臣有個主意,或許可以挽救徐州。”
“哦,是什麼妙計?”
審配看了看堂外,又朝堂上的下人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離去。然後,他小心翼翼的來到袁譚跟前,說道:“回陛下,洪南的三軍,實力的確強,憑我們徐州現在的兵力,實在無法堅守。除非曹操肯再派大軍前來。”
袁譚道:“我已經與荀彧商量了,讓他回報曹操,再調二十萬精銳前來徐州。”
審配道:“可我軍剛敗,又陣亡了兩員上將,晉軍氣勢如虹,戰意十足,荀彧還敢再派援軍來嗎?曹操還會答應,幫我賣駐守徐州你?我看他們不踩上一腳就不錯了。以臣對曹操、荀彧的瞭解,他們過不了幾日,就會從徐州撤軍,然後將所有兵力,不妨在揚州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