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這麼快就逃走了?”荀攸一驚。
張遼哈哈笑道:“軍師啊,看來徐庶真的沒來這,要是徐庶來了,他豈能逃啊?”
高順道:“還有,我們對面,也絕沒有五十萬軍,否則敵人還不全都殺來?他們就是虛張聲勢而已。”
“事情有些詭異,待我前往一探究竟。”
荀攸領著一隊人,來到對面的戰場,士兵們舉著火把,不斷來稟報,戰場上全是不要的旗幟,無數的刀槍,都是敵人逃跑時留下來的。
“這可能是敵人的計策。”這是荀攸的第一反應。
原因很簡單,就算感覺打不贏,也有充足的時間撤退,又何許丟盔棄甲,連旗幟都不要了,慌忙逃走呢?
他趕緊派出了幾百個斥候,沿著河西郡的方向,探查敵人的動向。
打掃完戰場,許攸下令,後退二十里下寨。同時,派人盯著裴元紹。
第二天清早,陸續傳回來訊息,周倉的大軍撤退後,駐紮在河西郡境內,分扎三座大營,每座大營有六七萬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周倉撤後,本來也想按照徐庶說的,藏匿身形,可他發現,根本藏不住,河西郡全是開闊的視野,要不就是城池,他除了駐紮在曠野,就是去城裡駐紮。可現在這些城都在曹軍手上,他只能駐紮在平原。
接到訊息後,荀攸更是疑惑。
“這徐庶想幹什麼?”
“你們可有裴元紹的訊息?”荀攸問道。
“軍師,我們負責探查敵人的去向,並未前去探查裴元紹。”
“嗯,你們先下去吧。”荀攸擺手道。
幾個斥候兵走後不久,終於有知道裴元紹大軍訊息的斥候來了,但稟報的訊息,讓荀攸更加疑慮起來。裴元紹大軍不見了,山谷上方沒有,河西郡境內也沒有。
咦?
荀攸趕緊看地圖,方圓幾十裡,除了那山谷以外,連座大山都沒有,敵人會藏去哪?
“軍師,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張遼問道。
“高將軍,你意如何?”荀攸沒有回答張遼的話,而是朝高順問道。
高順道:“反正,我認定了敵人是虛張聲勢,不管他們怎樣藏匿兵馬,也都不足懼。這就好比是...好比用稻草做的老虎,看起來威猛,其實一點用也沒用。”
“哈哈...稻草做的老虎?形容的很貼切啊。”荀攸笑了笑,但緊接著卻又嚴肅的道:“可是,這不管是什麼做的老虎,他畢竟是老虎啊,就算是假的,他也嚇人。”
“現如今,敵情不明,敵人是否有五十萬兵馬,徐庶是否來了河西郡,他們為什麼撤退,是計謀,還是有別的原因,我們一概不知,如果貿然進軍,前往河西郡,豈不是要中了他們的圈套?”
荀攸深吸了口氣,道:“再退一步說,就算徐庶沒再河西郡,但河西郡那二十萬兵馬不假,他們肯定是奉了徐庶的命令,才前往河西郡紮營。在他們周圍、在其餘縣城中,還有沒有他們的人馬,我們無法查證...我現在擔心啊,如果昨晚上他們逃走,是想引我們上鉤,那他駐紮在河西郡的二十萬人,就是誘餌了,他們的實力,絕不止於此,還有,裴元紹也不見了,那小子能去哪?會不會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
高順苦笑道:“軍師啊,您就是想的太多了,哪有那麼嚇人,也許都巧合吧。只要我們步步為營,謹慎對敵,就絕沒有事。”
“巧合?哪有那麼多巧合?他們不惜損失了足足三萬戰車、鐵騎,就為了巧合?他們撤軍幹什麼?是怕我們?我看是引誘才對吧,我要是此時進入河西郡,怕進得去,出不來,徐庶那小子,說不定正在河西郡等著我呢。”
高順道:“聽軍師這話,是準備再回新興郡了?”
張遼道:“新興郡地形複雜,軍師您...。”
“不礙事。”荀攸擺手道:“咱們先去一步,佔據有利態勢,在那裡等著徐庶,就算他來,咱們也有把握,大不了我把軍中鐵騎解了當步兵用,就不信都不過他。”
高順十分無語,早知道要撤回新興郡,當初又何必從那裡出來,現在回去,豈不是多此一舉。
更重要的是,他擔心河西郡沒有多少兵馬,徐庶也沒來,一切的一切都是假象,說不定徐庶在建興郡或者新興郡,正張網以待呢。
高順擔心過後,說出了自己的考慮,加以勸阻。
(本章完)
喜歡帶著外掛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外掛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