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聽起來非常拉風,但又沒有實權的職位,你可以說是大將軍之職,也可以說是擺設,手上一個士兵也沒有,在武英殿掛了虛銜,在軍中行走、學習,僅此而已。
呂布一心放在貂蟬身上,也沒有功名利祿之心,對此,他沒有異議。
“天威將軍,也虧李儒想得出來啊。好在呂布沒有異議,要不然有些麻煩。”
典韋笑道:“嘿嘿...那也沒什麼啊,反正他現在待在長安,沒有陛下的命令,他也跑不了。”
“說得對...不過,典韋啊,咱們以後不能將呂布當敵人了,他畢竟投靠了咱們,投靠了咱們就是兄弟,豈能隨意的猜疑?”
“是。”
典韋應道。
他雖然嘴上這樣說,但心裡卻不以為然,心裡想著,一定要時時刻刻的盯著、防著呂布,避免出現其他的意外。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半年過去了。
大晉八年,冬。
羌族大王姚鯨,親自帶著貢品,從金城出發,前來長安朝賀。
為了顯出他的誠意,他除了帶著許多的特產以外,還挑選了兩萬多匹上等戰馬,三十多萬兩白銀!足足裝滿了幾百大車。這已經不是朝賀了,像是在抄家。
也真因為帶了這麼多東西,才足以顯出,姚鯨是真心投靠晉國,他沒有私心的。如果他想造反的話,這些東西完全可以留下來,以後起事時,能派上大用場。
他從金城出發,穿過西涼,來到長安。
洪南得知訊息,出城相迎....
這是第一個異族投靠晉國,也是第一個異族前來朝拜晉國,還帶著這麼多禮物,洪南作為晉國皇帝,自然要顯得重視。
聽到錦衣衛稟報姚鯨帶著那麼多東西,洪南也嚇了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姚鯨,也真捨得啊。惡來,你這大舅子不錯。”長安城外,出迎一里,御林軍在兩旁站崗,洪南、龐統、賈詡等,緊跟著洪南,站在道路中間。
典韋哈哈笑道:“陛下,我早就說過吧,他人不錯。”
洪南道:“看來,當初答應羌族投降是對的了,從姚鯨的態度,足以說明,我們的西邊、西北邊都是有安全保障的了。”
龐統道:“我聽說,這姚鯨沒有子嗣啊,是真的嗎?”
“你什麼意思?”
“嘿嘿,要是以後典韋跟姚雨公主有了子嗣,那按照羌人的傳位方式,他們的兒子豈不就是羌族大王了?”
典韋笑道:“那好啊,我的兒子,一定不會造反。”
這一層,洪南倒沒想到過,要是典韋跟姚雨的兒子,真能當羌族大王,那倒是件好事,至少能保證羌族跟晉國兩百年不發生戰事。
“陛下,他們來了。”
遠遠的,便看見姚鯨一行向這裡走來,洪南上前迎接。
這是對姚鯨最大的遵旨,堂堂一國之君,出城相迎,就算翻遍史書,這種例子也不多。
見到洪南的一刻,姚鯨也感覺非常的有面子。
洪南能做到出城相迎,那他就得行跪拜之禮,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啊,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友好的關係。
雙方見禮後,洪南帶著姚鯨進城,參觀輝煌氣派的長安城。
這等城池,是集千百年來,無數個皇帝修繕而成,他的構造、輝煌可想而知,姚鯨作為貧瘠之地的大王,哪曾見過這些。
逛了一天,連吃飯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