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飛聽後,自無異議,心裡樂開了花。
早在半個月前,他就開始掌管這支特殊的大軍,以他對這支大軍的瞭解,想要立功還是很容易的,就跟張繡的狼騎軍一樣,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大放光彩。
西涼,西羌。
他的具體位置,應該是在西南面,既靠近涼州,也貼近益州,準確的說,還是靠近西涼的較多,益州地勢險要複製,不適合羌人居住。
他是一個很古老的民族,據說羌族尊稱周武王為滅商復羌的大英雄,而周武王是黃帝姬姓的直系後代,所以羌族是黃帝的後代無誤。而大禹也是黃帝的直系後代,可以說漢羌同源,所以羌族也是黃帝的後代。
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羌族已經十分強大,原本他們在漢初時,只有三四十萬人,聚集在金城、天水、隴西一帶,但如今人口已達百萬,除了以前的幾個大郡,又向黑水河一帶發展,實力越來越強。
如果這樣放任下去,不出三十年,羌族一定有足夠的實力東征!那可比烏桓更加有力度!
羌族如今的大王,叫姚鯨。姚姓,是羌族的大姓,也是王姓,是最為尊貴的!姚鯨沒有什麼大志向,也沒有東征的意願,不過羌族卻不是他一個人能說了算,族內還有許多的長老、各大分支族長,他的權威,早就不復存在,要不是姚姓王族人口太多,怕他這個大王早就當不下去了。
聞聽曹仁和賈詡在長安鬥了個兩敗俱傷,死傷了十幾萬精銳,羌族多個分支頭領,都趕到了金城,向姚鯨請命,領兵東征!
金城,西羌臨時王宮。
為什麼說是臨時呢,因為以前西羌王並不住這裡,上一屆西羌王東征,得西涼數郡,便將王宮遷移到了這裡,後來西羌王就一直在這了。
幾個西羌將領進入宮內,求見姚鯨,姚鯨在議事殿接見。
“諸位叔叔伯伯,你們此來,是為了...?”姚鯨疑惑的問道。
姚嶽站出列,說道:“大王,你可聽說了長安戰事?”
他四十出頭,長相粗狂,一張國字臉,留著八字鬍,看起來就跟猛張飛一樣,整個一深山野人。
姚鯨摸了摸自己的下顎,滿臉為難之色。在姚嶽提到長安這兩個字時,他已經猜出了姚嶽的心思,無非是想借機東征,佔據西涼,可他並不想起兵,這對西羌沒有好處。
姚鯨抬起頭,道:“知道,知道一點,是賈詡勝了,曹軍敗逃。嶽叔為何會突然說起這事?”
“臣想帶兵出征,希望大王允准!”姚嶽沒有藏著掖著,直接開了口。
旁邊有另一個將領也道:“是啊,曹操兵敗,賈詡勢弱,正是我們崛起之時,切不可錯過了時機。如果等賈詡攻陷西涼,晉國勢力穩固,我們又不知道要等什麼時候,才能有機會。”
這也是姚鯨的叔叔輩,不過,卻沒在姚族統兵,而是負責管理一個羌人旁支,實力不容忽視。
姚鯨一聽就頭大,勸說道:“幾位叔叔伯伯,咱們能不能別折騰了,我們羌人一族,好不容易才能有今日的繁榮,難道非要折騰完了,才算完嗎?”
“難道你們忘了,父王在世時,率領大軍東征,即使最後勝利了,可損傷了多少族人,我們有多少女子沒有了丈夫?多少人妻離子散?”
“真是婦人之見!”姚嶽毫不客氣的冷哼道。
“當年你父王,是我西羌第一勇士,萬族皆服,領兵東征,所向披靡!萬萬沒想到,怎麼會有你這麼個不爭氣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