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的‘行路難’身法,被天外樓稱為是江湖第一的輕功身法。
而李豪學成之後,在江湖也確實發現,沒有什麼身法比‘行路難’更為精妙,被稱為江湖第一,的確是名副其實。
李豪在江湖上能夠如此威風的活躍在各種大事件之中,這門身法是功不可沒啊。
李豪在與人對戰的時候,施展‘行路難’往往起的奇效,而唯一一次施展‘行路難’被人破去,就是與嶽松的戰鬥。
也難怪嶽松會有信心,能夠破除‘行路難’,那的確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現在,李豪再次施展,嶽松也是絲毫不怕。
李豪施展‘行路難’,身影極為快速,轉瞬之間就出現在嶽松的身後。嶽松憑藉自己對‘行路難’這門武功的瞭解,以及身為武者的直覺,揮劍轉身斬去。
嶽松的長劍,不應該說是長劍,應該說是巨劍。因為嶽松的長劍與一般的長劍不同。
嶽松的劍,劍身寬大,幾乎可以當做盾牌用了,並且其重無比,常人難以揮動。
除非如張家界之中的張家三傑之一,張凌武那般的天生神力,亦或是處於尋道之境,才能將其揮動自如。
而其劍就有如此重量,那麼揮動起來的此劍分量砍出,可是不輕啊。
這一劍,沒有人會輕視。
可是,嶽松的長劍卻沒有砍到人,因為那僅僅是李豪的殘影。嶽松在這一劍斬空之後,急忙抽身。
長劍橫立,猶如一面盾牌擋在嶽松的身前,將嶽松護住。
李豪的長劍刺中那面猶如盾牌一般的長劍劍身,不過,不知道是李豪的力量不夠,還是嶽松的太強。
李豪刺中嶽松之後,嶽松的身形微絲未動。
一招不中,李豪再次地施展‘行路難’,轉換身形。嶽松也轉換身形,不過,這一次,嶽松卻是猜錯了。
李豪的身影卻是從另外一個方向出現。嶽松匆忙躲過,同時他的長劍從另外一個方向,向李豪砍去。
嶽鬆緊皺眉頭,感覺到李豪這一次與上一次的不同。
嶽松說道:“不錯。你的‘行路難’,相比於上一次,有了很大的長進。”
在嶽松的話音剛落,嶽松察覺出有一股氣息出現在自己的身後。嶽松匆忙之際,運氣向身後的方向打去。
不過,之所以李豪能夠讓嶽松提前察覺到氣息,那定然是這招有所不同。
因為,這一招正是青蓮劍法之一: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嶽松因為是匆忙出擊,根本就不是對手,被這一招打退。後退四五步,才化解力道。
李豪這一次沒有再施展‘行路難’,隱去身形,而是站在原地,看向嶽松,說道:“嶽前輩,晚輩這一次的‘行路難’,沒有讓前輩失望吧。”
嶽松說道:“很好。你現在表現的實力,已經可以讓我全力應對了。”
李豪有些興奮地說道:“那就出手吧。”
李豪率先出手了,施展‘行路難’。
李豪想得很簡單,就算是嶽松的武功再高強,只要自己的身影不被他找到,那就是再強大的招式,又有什麼意義呢?
嶽松看到李豪再次施展‘行路難’,讓自己找不到他的蹤跡,在環視四周,笑著說道:“你的‘行路難’,的卻是有所精進。我現在已經不能根據你的步伐,來找出你的位置了。但是,這不代表我沒有其他的辦法,來破解你的‘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