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對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他們在無形之間,影響著人們的思想。這其中不僅僅是一代人,而幾乎是每一代。
三教分別是儒家、道門、佛教。
三教的思想,在中華大地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三家。不過,他們的思想卻是不相同。而三教都想要成為最具有影響力的那一派,並且,各個教派思想的信奉者,都認為自己的這一教,才是最正確的思想,自然爭論不休。
在三教發展的數百年來,他們一直都在爭論著,但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將對方真正的打倒。
為了真理的明確,三教用盡了手段,也都向對方講明自己的想法。其中,也有三教其中一教的人員,被另一教的人員說服的例子,不過,卻不被大多數的人接受。所以三教相互對立,不過,卻又長盛不衰。
直至三教之中的一位高手,提出了三教論道的想法。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大家之前都用文人的辦法,相互辯論,可卻是行不通。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既然大家的思想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同,那辯論怎麼可能出現相同呢?
文人的方法不能解決,那麼就用只能用武人的方法了。
其實說是武人,也不全是。很多人都是文武雙全的,當然這個‘文’是相對而言的。
三教的武功都是以自己教派的思想,加之自己對天地自然所悟,所以用武功來決出,誰的道理更加正確。
這個辦法被提出之後,被三教一致贊同,就用這個辦法。
所以,三教規定,每十年一次,三教舉行一次論道大會,得勝者將會擁有十年傳播思想的權利。
十年,如果你的思想是正確的,足夠影響很多人了。
既然規則與時間都定了,那麼地點也到定一下。總是打一個地方不是很好,所以三教輪流當一次東道主,舉辦一次大會。
這個建議又達成了共識。
這件事達成共識了,那麼其餘的就是小事了。達成了共識,那麼就要按照規矩辦事了。
李豪一行人,正在前往這次三教論道的路上。
郭楠問道:“酒鬼,你說三教論道這麼重大的盛會,我們之前竟然一點都不知道。我父親也從來就沒有對我說過,想來他也是不清楚的。”
李豪說道:“那很正常吧。三教的實力,遠遠超過現在江湖上的任何一個門派,所以他們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黃平恩感慨說道:“活了半輩子了,居然才發現,自己是井底之蛙啊。這三教論道,不知道舉辦了多少屆了?自己又錯過了多少?”
李豪說道:“舉辦多少屆?我也不清楚。想來不會少了。”
鳳飛飛說道:“李大哥,你現在有傷,參加三教論道真的可以嗎?”
李豪笑著說道:“沒問題的。其實,論道的具體規則,蒼雲道長已經大致對我說過了。”
黃平恩轉頭看了一下郭楠,看了一下鳳飛飛,笑著說道:“看來,李豪是成竹在胸啊。哈哈。”
“哈哈。”引得郭楠與鳳飛飛笑了起來。
李豪說道:“說不上成竹在胸吧。不過卻是有幾分把握。其實,此次大會的比武,大概分為三個層次。其中,由三教之中,每一教之中,年輕弟子第一人相互交戰。看一看誰勝誰敗。這年輕弟子是三十歲之下的人物。”
郭楠好奇地說道:“這是為什麼?”
李豪說道:“因為年輕一輩才是希望。他們總有一天會老的。所以這幾乎是未來每一教的頂樑柱人物,自然是想要早早認識。而之後呢,則是三十歲到四十五歲之間的人物交戰,他們一般都已經是悟道境的高手了,他們也幾乎是可以上一次年輕一輩最強者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