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薇動作麻利的給每人盛了一碗,同時說道:
“娘,我們是做吃食的,食材最好能當天賣完,這樣才能保證每天的吃食都是新鮮的。”
“我們今天去青峰鎮試試,先看看效果,等過幾天穩定下來,就不會再剩了。”
“至於搭車的問題,我們多付點兒銀錢,師傅也會願意跑一趟的。”
白薇薇擺過攤,知道最開始的生意是最不好做的。
不過等過了最開始的階段,穩定下來就好了。
蘇晴覺得女兒說的也有道理,也就沒說什麼。
娘幾個一人一碗端著吃了起來,把鍋裡最後一點兒全都吃完,就收拾東西往青峰鎮去了。
都這個點了,自是沒有牛車師傅願意再往青峰鎮跑一趟的。
不過在白薇薇答應多給一倍銀錢後,牛車師傅就爽快的應下了,樂呵呵的幫著把東西搬上牛車,熱情的問道:
“你們是去青峰鎮擺攤嗎?什麼時候回來呀,要不要我等你們?”
白薇薇笑道:“大叔願意等我們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不過這樣可能會耽擱大叔生意。
不如這樣吧,大叔你送我們去青峰鎮,半下午的時候再來青峰鎮拉我們回去,回去的銀錢我們也不虧著您,還是給您十二文,您看如何?”
自己原本的生意不耽擱,還能多掙二十四文,牛車師傅自是樂意的,當即就應了下來。
蘇晴薇薇蹙眉,覺得來回二十四文錢實在太貴了。
這一趟青峰鎮還不如不去,銀錢還沒掙,就已經搭進去了二十四文!
可最終什麼也沒說。
貴是貴了些,可也好過回去的時候找不到牛車。
而且女兒說的也對,不管青峰鎮這邊如何,總要試過的,若是真能掙銀錢,車錢貴就貴些了。
牛車師傅直接把他們送到碼頭。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一次不管是蘇晴還是白玉竹,支起攤位來都更加熟練了。
青峰鎮碼頭的情況比他們想的要好的多。
不止人多,還有好多在碼頭擺攤的。
不過碼頭的工人都還在幹活,各個攤位也都還在準備。
三人麻利的支了攤位,白薇薇抽空去其他攤位轉了圈。
發現這裡竟然也有兩個支了大鐵鍋賣熱湯的。
一個是一位中年婦人帶著一個十來歲的兒子擺攤,在距離碼頭最遠,最不好的位置。
另一個是一對中年夫妻,佔據了整個碼頭最好的位置。
兩家賣的都是蔬菜湯,價格也不貴,一文錢一大海碗,勝在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