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個傾向,但我覺得,如果要是沒戳標,影展首映——華夏的觀眾、影評人、媒體又會怎麼說呢?”餘君豪是很擔心的,“但都是三年,三年後……就是另一個光景了!”
夏鬱搖頭:“三年後是一個光景,但——如果現在不退出,後面稽核部門不會給機會重新蓋章了。這意味著什麼?這部戲國內的影迷們看不到,除非拿獎了,否則有什麼意義呢?沒有票房,這部戲就算打水漂了,賣海外版權?能補回這個窟窿?就算拿獎了,相關部門又怎麼看待鄭導?鄭導說白了,沒有國際資源,往後還是要在國內混的——”
“這回,就算沒砸鍋賣鐵,也差不多了吧?就你一個人的片酬,你就算不要了——他鄭騰好意思拿回去?那他這招牌就算是沒了,哪個演員敢跟他合作?片酬沒拿到、還被連累了?這要是六七年前幾百萬投資小打小鬧,真沒所謂,但他不是個愣頭青了!”
要是連國內市場、國內的資源都失去了,沒有投資——後面大概就要面臨退圈了。
“好,我知道了——”餘君豪點點頭。
其實他也知道,但沒徹底定下,夏鬱這番話,毫無疑問給了他助力。
“希望能夠儘快解決?”
甚至沒有問夏鬱《美麗與原罪》拍攝到底怎麼樣了。
電話結束通話,夏鬱也沒有再管,而是繼續投入到了《美麗與原罪》的拍攝當中。
莊菱知道這件事的時候,也忍不住皺眉了,“怎麼能犯這種低階錯誤呢?”
夏鬱:“不是所有的導演,都有大筆的資金投入的。大家都希望在投入後,能夠快速產出、回本——鄭導這部片子,壓了幾千萬,幾乎就是所有身家了。”
“這電影要是不趕在今年,就又得壓一年,一年後安排檔期、各種宣傳,那就又是幾個月,這一年多也沒另外的資金進行下一部戲的投資。估計也是太著急了,拍了幾個月,太激動了。”
莊菱點頭,“吃一塹長一智,戴承弼那些事過去了十幾年,圈內圈外也大都遺忘了這些事,現在算是,再給他們一次警醒?”
一月二十七號,《小偷》正式退出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鄭騰導演也沒有忸怩,自己錄了一個道歉影片,釋出到了微博上,並@了相關稽核官方賬號。
文字文案:[由於《小偷》沒有透過稽核,卻提交了柏林電影節申請,這是我個人失誤所致——在這裡向相關部門、以及整個劇組團隊道歉。如今影片已經退出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這件事發布沒多久,就在國內掀起一場風波,這要是鄭騰導演一個人,也就算了,但《小偷》劇組,主演是餘君豪,直接將熱度拉滿了!
餘君豪也釋出了道歉,雖然不是個人,而是以劇組形式。
畢竟這件事他也沒錯,但道歉肯定是要的,他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整個劇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