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團大獎被《年輕的阿邁德》納入囊中。
而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棕櫚獎,被南韓《上流寄生族》斬獲。
如果沒有《無名之徒》的大放異彩、熱度暴漲、獎項爆冷,這部來自南韓的影片,將會成為這次影展的最大贏家,而現在,贏家是《無名之徒》,是卡洛斯·日夫科維奇。
戛納影展後的採訪環節。
相比拿獎時候的高調,卡洛斯又忍不住害羞與“謙遜”了——害羞是真的,虛偽的謙遜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卡洛斯式謙遜·“他們還有很多機會,但這一次,我是贏家!”
餘君豪接近免疫。
採訪結束後,卡洛斯再一次提議到華夏度假,最關鍵他真的想見一面Twilight·Girl,洽談一下,下一部戲。這是參加戛納電影節前就有的想法!
他心中最完美的物件當然是凱特·伊麗莎白。
雖然他也覺得這個女人不簡單,但表演這一塊,無可挑剔,是歐美導演圈子裡,同一年齡階段女演員中最完美的合作物件……
可他知道,能夠合作的機會太渺茫了。
凱特·伊麗莎白是誰?維多利亞影業小公主,根本不缺頂級大導演,頂級劇本。
另一個,如果不是認識餘君豪,也不一定是他能夠邀請到的。
劇本不說。
片酬也根本不是他這個草根導演能夠付得起的天價。
《暮光·系列·1》票房成績,就已經超過全球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導演。
所以。
Twilight·Girl不是卡洛斯的退而求次,而是另一種的合作渴望。
這兩個好萊塢一線女演員,兩種不同的表演呈現方式,帶給每一個具有才華導演的靈感是不同的,不是非得一較勝負。
但真要說,只能這麼形容:
凱特·伊麗莎白是天生的演員,能夠讓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她自己,使得角色有不同層面上的延展。
而Twilight·Girl則是能夠將自己融入每一個角色本身,換句話說,她真正讓角色活過來了!
兩種呈現方式各有勝場——卡洛斯想,這兩人終有一天,會真正碰撞上……
“那一定有趣死了!”
不過,相比遙不可及的凱特·伊麗莎白,有著餘君豪這位好友,跟Twilight·Girl的合作,更近一些,而且作為合作伙伴,說實話,他也在餘君豪的影響下,對Twilight·Girl越發好奇。
餘君豪沒有給他希望。
“她最近沒有檔期,你如果真的有誠意,先把劇本弄出來……劇本如果真的合適,我想,我也很期待她能夠跟你合作,而不是空談,你懂吧?”
卡洛斯一臉受傷,“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她的經紀人!”
沒有給卡洛斯胡攪蠻纏的機會,戛納影展結束,餘君豪就帶著小王踏上回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