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這才一開始,就這麼拼了?
像是雷千遠、張雲蘭這些中生代實力派演員,都忍不住屏息,久久才吐出一口氣——他們不是沒跟過能夠秒入戲的老戲骨對戲、合作,但年輕演員裡,他們是真沒碰到過。
這一下子碰到了兩個,還飆起戲來了的,就更捨不得眨一下眼睛了!
要知道,他們自身想要達到這種地步,也要看一個自身狀態,秒入戲,真的看天賦,不是你努力就能達到的!
馬路上來往著車子,不時有鳴笛響起,但這不但沒有打破兩人營造的氛圍,反倒更突出一個“寂靜”,或者說用“死寂”更準確一點。
幾人忍不住對視一眼,這還是現場,要等著後期處理,再加上一些傷感的、或者“陰間”調的配樂,那種灰暗、麻木、窒息感直接就能拉滿,讓觀眾透不過氣。
拍攝還在繼續。
為什麼宋昂剛才提醒兩人,這一幕戲可能有難度。
因為這一幕戲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鏡到底,跟此前《畫地為牢》溫穗拍攝的七分鐘不同。
這一幕,得拍到太陽落山。
電影后期處理,可能就是短短几秒、十幾秒就將時間線拉過去了。
一般的製作團隊,可能是分幾次拍攝,但宋昂這邊不行。
這是他拍攝《囚生》後的毛病,在拍攝時,他就要求餘君豪大量拍攝這種一鏡到底,一鏡十幾分鍾,一兩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的戲份,他就是要抓拍當中很細微的,但是很真實的一些情緒變化——最後,他成功了,透過這些大量一鏡到底的鏡頭,塑造了一個“真實的”李旭,憑藉這些富含感染力的鏡頭,不只是打動了觀眾,還打動了一眾評審!
他將這種“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延續到了現在,也算個人的一種拍攝風格——當然這也並非真正的一鏡到底,而是偽·一鏡到底。
透過幾十個上百個從幾十秒,到八九分鐘、十餘分鐘的拍攝段落拼接而成。
畢竟這種劇情片上,很難做到真正一鏡到底拍攝全片。
這種拍攝模式,也是很難復刻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
優點是能夠增加,普通拍攝下透過後期鏡頭分切剪輯,所無法發達到的細節、視覺效果。
用宋昂接受採訪時說的,“人在這樣長鏡頭、全景拍攝狀態下,整體感覺完整,又讓人視覺、精神感官更加舒適、能夠解讀到,影片裡更多的資訊!”
缺點也明顯。
這太“費演員”了,如果不是專業過硬,就算是大眾認可的專業演員,能夠完成一次就很難了,更別說大量地偽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
這也是為什麼《囚生》這部影片能夠出圈、並一舉將餘君豪捧上神壇。
大量一鏡到底的拍攝,非常鍛鍊演技,餘君豪的演技,就是在這一部電影后突飛猛進的。
據統計,拍攝《囚生》不算後期,光拍攝就耗時七個半月。
但到了《大明錦衣衛》時期,宋昂就放棄了,除了有這是一部商業電影原因之外,更多是這部電影裡的演員,除了餘君豪,哪怕是成韞以及幾個老戲骨都沒辦法大量地完成宋昂的拍攝要求!
使得,這部電影雖然說,視覺效果這一塊拉滿了,但“講故事”的能力卻大幅下跌。
所以宋昂才再三確認,還說了句三四條內完成,就是他已經準備好了,《治癒》仍然採用這種拍攝手法。
當然了,他還打算添進一些商業片的拍攝手法,畫面感這一塊。
《大明錦衣衛》的紅利讓他嚐到了甜頭!
而前面一幕戲,雖說將時間拉到了下午,但距離太陽落山,還有起碼兩個小時的時間。
宋昂要求嚴苛,但也是給安排好了每一個時間段,大概到什麼位置、演員要達到什麼樣的要求,都已經細說好了,他要把控的,是一個整體的拍攝效果。
不過到底拍攝到最後,能不能完成,餘君豪這邊他是不用擔心,主要還是看夏鬱了。
拍攝仍在繼續。
……
陳子墨給白小斐處理完了傷口,被她眼神裡麻木、絕望驚到。
多次欲言又止,並且多次看了手上戴著的廉價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