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格調(求月票)
甭覺得兩千萬多,工作室所得稅一扣,再扣一半作為工作室運營經費,最後落到夏鬱手裡,勉勉強強只有四百萬,這就是她一年甚至是努力了兩年的拍戲營收。
跟那些動輒幾個幾個小目標的沒辦法比,在娛樂圈,這真的算良心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藝人慢慢成為資本的原因,片酬遠遠不夠的。
但能夠成為真正資本,賺到錢的,也是鳳毛麟角。
大部分都要虧死,還是得重新回到資本的懷抱!
隨後就是戴承弼五百萬片酬,比《治癒》時期,高了兩百萬。
再就是程志清的片酬三百萬,沒辦法,這就是老戲骨的現狀——像程志清他們這一批老戲骨,每年一到兩部戲,去掉稅,每年收入,實際上跟帝都小金領差不多。
程志清還算好的,還有長城影視百分之六的股份,比一把手姚元謙還多百分之一,每年光分紅就能讓他不愁錢花了,片酬的高低對他而言,不是硬性條件——要是有合適的劇組、團隊、他甚至可以零片酬出演!
光他們三個人的片酬,就高達兩千八百萬,更別說一些場租、團隊,日常開銷、裝置。零零總總加在一塊,這八千萬就差不多見底了。
“合作團隊,隨你們挑!”
“不過還有幾個演員,咱們……陶棠你看,我推薦幾個,你們試個鏡?”
合作團隊,自然還是老團隊,都已經磨合兩次,已經非常熟悉。
這個小團隊有本事、又沒那麼多的破事,一門兒心思就是好好工作。
是夏鬱指明要定下的。
至於剩餘角色試鏡這個問題,陶棠沒將這路封死,只笑說,“等立項稽核結果下來了,再說。要是有需要,到時候,還得麻煩姚董!”
這就是婉拒了。
但沒把話說死,就是有機會,姚元謙笑眯眯起來。
材料早就準備好了,出了長城影視,就直奔華夏電影總局提交立項意願書——如果沒有意外,二十天後,就能夠拿到結果,再然後就可以慢慢籌備電影拍攝事宜。
不過,夏鬱那邊也跟陶棠商量了,打算放到下半年,她想多給自己、還有程志清一些時間。
與此同時,對於拍攝場地等一系列的工作,夏鬱就直接當甩手掌櫃了,丟給陶棠、戴承弼。
老戴那邊,雖然對閨女的照顧還是樂此不疲的,但真也有一年多時間沒工作了,簽了合同,每天就空出半天的時間,琢磨拍攝事宜,準備寫一份完整的分鏡、再精心打磨半年!
還好夏鬱這邊不是趕鴨子上架,不然他真要熬禿了頭了。
至於夏鬱這邊,對於劇本的人物小傳,早就寫完。
這半年琢磨劇本,針對每個角色的發展、背景、心路歷程都已經洋洋灑灑寫了大幾十篇!
因為手寫確實比較慢,也慢慢轉移到了電腦上,但也比較謹慎,哪怕有系統、但對接不到電腦,生怕一個不慎,一堆資料,就付之一炬。
三月初,基本全國下到幼稚園,上到博士生都開學了。
老生常談。
夏鬱成為首個三金影后,肯定是夠裝了,尤其夠帝都戲劇學院裝一壺,給電影學院嘚瑟一下,電影學院還拿不出任何反駁的話!
人在你學校被查出來。
壓根兒沒咋上課。
人就是憑自己本事拿到的影后!
開除那也是你們自己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