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眼下。
新版《販罪》承襲原劇本,整個故事基調,是偏壓抑陰沉的。
但跟《畫地為牢》《治癒》都不同的一點是,它追求的不是角色個人的“生”或“死”,而是一種精神上存在、或者是生命上的希望……
故事以一張尋人啟事、以及插播的一對尋找兒子八年未果的父母尋兒的廣播新聞拉開序幕!
李玉琴跟劉長棟是東北一小縣城的普通上班族,大專畢業就結了婚,兩人工作了六七年,好不容易靠著單位的福利,在縣城貸款買一套房子——就在他們貸款下來那天,兒子斌斌丟了!
這對於原本雖然不算富有,但還挺幸福的小家庭而言,無異於世界末日,夫妻二人先是報警,調查取證、一系列的工作都做了。
最後調查各方監控現實,他們的兒子失蹤前,跟著另一個小孩兒跑了!
但一查,那小孩查無此人,絕對不是他們縣城的……
警方還在努力尋找,李玉琴夫妻也什麼手段也都用了,登報紙、上廣播、最後因為多起同樣的拐賣事件發生,都跟小孩有關,這事最後還鬧上了新聞!
夫妻二人散盡家財,在媒體上痛哭,男人白了頭,女人掉了一大片的頭髮,幾乎是一夜蒼老了十多歲!
失去兒子,夫妻兩人也沒心思上班了,一門心思就是要找到兒子……
這一找,就是大半年,但苦尋無果,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個拐賣團伙……女人原本想報警,但男人說,要是報了警,可能就跑了,不如跟著他們,打進內部……說不定還有希望!
【這是一對痛恨人販子的失孤父母,為尋找兒子,最終成為人販子的故事!】
當看完了劇本,戴承弼、程志清都狠狠壓著一口氣,既有剛看時看劇本時的灰暗壓抑、又有看到結尾的,精神、希望而感慨、沉重!
“這是一部充滿教育性質的……變質的尋子故事……”
這是程志清看完的第一句話。
這個劇本,沿襲原劇本,但刪減新增了許多細節、以及原劇本達不到的精神核心!
原劇本稍微偏離了現實、新劇本將這一點很好地彌補了。
雖仍陰沉壓抑,但最後的昇華,尤其是母親最後的那幾番話、那幾場戲、把故事講活了!
但不論是戴承弼也好、程志青也罷,還是陶棠、夏鬱,對這一部電影,都有一個相同的評價——“這是一部,不確定票房能不能爆、甚至不確定能不能夠回本的電影!”
《治癒》的成功,是諸多效應的最終效果,而這種成功,很難複製。
票房上雖然很難複製,甚至可能虧本。但獎項上,這個題材……只要能演好,機率是很大!
不過,拍攝這部電影,夏鬱要付出的代價……很大——……她畢竟才25,看著剛才二十,卻要出演一個三十的女人不說,還是一個因為尋子,而倒騰的,面目全非的女人!
而對於劉長棟這個角色,程志清也角色,非常有吸引力!
程志清看向夏鬱、夏鬱也正在看他,他說,“我接了!”
(求個月票~)
感謝【haisiro】投餵的兩張月票~
感謝【曲徽猷】投餵的兩張月票~
感謝【雨7550】投餵的兩張月票~
感謝【18912529299】投餵的四張月票~
感謝【清月蓮影】投餵的月票~
感謝【20220410183834408】投餵的月票~
感謝【MESSY】投餵的月票~
雙倍過去啦,這個五一,謝謝大家的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