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新劇本送到了陶棠手裡,夏鬱任務就圓滿達成了。
至於剩下的:
改拍劇本、重新立項這種事情,就輪不著夏鬱這個門外漢插手了,都交到了陶棠跟工作室團隊身上。
夏鬱現在要做的呢,就是好好睡一覺,明天一早起來,調整心態、轉換角色,重新翻閱劇本,給新版的“白小斐”寫一篇屬於她自己人生的傳記!
劇本更替這件事,對於夏鬱而言更像是一個插曲,但整個動作卻直接掀起了兩個工作室的競爭。
根據陶棠後面講述,當時兩方談判的時候,沒差點打起來。
劇本方面,宋昂跟原編劇看完,自然是拍案叫絕的,也已經打定主意了,要改拍“新劇本”。
在陶棠打電話,也就是六月十五號那一晚,除了陶棠給工作室下了任務,宋昂那邊更是連二連三給自己工作室的人打了電話,連夜加班!
宋昂能夠混到今天的程度,除了他自身對於光影的一個天賦,他的商業嗅覺、靈敏度不見得就比陶棠差多少,“趙錦鴻”三字一進耳朵,他也是頓時就預料到了幾個計劃!
莊和工作室金牌編劇不說十來個,四五個那也是有的,宋昂原以為,夏鬱將劇本送過去,頂多就是過個幾個金牌編劇的手下,給這個劇本添個名聲,“鍍層金!”
他是確確實實沒料到,這劇本最後竟然進了這位有華夏第一編劇的“趙錦鴻”手裡,還精修了。
這就不是說簡簡單單地“鍍層金”,那麼單純的問題了。
這電影上映,編劇一欄到時候一旦添上“趙錦鴻”三個字,身家就得倍增。如果說,像餘君豪、夏鬱這些影帝影后級別的演員陣容,是票房保證,那麼一個導演、編劇的力量,就能夠影響到主流獎項的目光。
他拍攝了兩三部電影,雖然票房都很不錯,但在主流獎項、圈內人眼裡,仍然逃不開一個“爆米花電影”的刻板印象。
雖然他不想,但不得不承認,像他這樣的“商業片”導演,就目前在圈子內,是很沒有地位的!
所以,在陶棠據理力爭讓戴承弼共同執導,他當時雖然面上不同意,主要是為了捍衛工作室的主權利益,實際上他是笑開了花的!
而如今,華夏第一編劇“趙錦鴻”的加入,他原本還擱置在幾年之後的,踏上國際大舞臺的計劃,可能就得以提前進行了。
“趙錦鴻”雖然在華夏國內,業界聞名,但圈外很多人都不大瞭解。
畢竟華夏娛樂環境使然,世人目光多放到“演員、明星”身上,這些幕後的“功臣、明星”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掌聲和鮮花。
但在國際上卻不同,除了導演,編劇比之演員更受到重視!
這些年,莊和衝擊國際三座大山獎項,都有趙錦鴻的身影。
這麼說吧,在國際影響力上,也許還遠不及莊和,但對於徐蔚這一噶的導演,他是實打實的“老前輩”了。
華夏第一編劇的名頭,就是這麼打下來的!
而因為“趙錦鴻”的加入,原本只是宋昂工作室和夏鬱工作室之間的利益劃分,無疑平白又多出了一方——莊和工作室!
宋昂跟陶棠的利益爭端,就在於,原本兩個工作室之間的投資佔比,要進行進的劃分!
錢這檔事,
有的人可以視如糞土。
但他們還沒這個底氣、實力。尤其是你已經不單單是為了自己一個人奮鬥、手底下還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員工等著養活,意義更是完全不同!
劇本是好劇本、演員也都是時下頂尖的(指商業價值)、兩個一流導演、一個頂級編劇——
如此龐大的陣容,即便電影題材不算大眾、且催淚,未必就扛不住!
《囚生》、《畫地為牢》幾部小眾催淚題材大火之後,近年來電影題材趨勢大改了。
根據今年圈內外調查的資料來看,現在的觀眾由於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進入電影院的人群,從以前的圖一樂呵,到現在已經開始發展到,精神需求這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