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全家穿越古代種田逃荒忙 > 第54章 第 54 章 二合一(啟航出發、抵達……

第54章 第 54 章 二合一(啟航出發、抵達…… (第2/5頁)

但的確從唐朝以來,他熟知的詩詞裡大都是感嘆金陵衰敗的。

比如李白寫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唐彥謙的“宮殿六朝遺古跡,衣冠千古漫荒丘”,韋莊寫的“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劉禹錫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都描繪了金陵的歷史變遷。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內容都屬於懷古詩,緬懷六朝繁華,他都是熟讀成誦的。

不過現在畢竟過去了一百多年,他還以為這些年金陵又發展起來了呢,一時就想當然了,沒想到竟然還沒有。

一時,眾人都不由看向湯大強。

湯大強卻絲毫不見慌亂,淡定地說道,“百廢待興,那不是挺好的嘛,這樣子的地方,我們過去了才有機會,不然去江都那種大城市,城市大,居不易,多不好啊!”

大家夥兒聽了這話,不由得想了下,好像是這麼個道理,城市大,居不易。

轉瞬又回過神來,但當初你的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啊,可是說大城市機會多啊。

湯大強嘿嘿一笑,趕緊轉移話題。

這當初說沒說的,不重要嘛,追究個啥呀,趕緊嘮點別的吧。

因為他想起來了,當初湯小米是悄悄給他說過這的,說隋唐以後,金陵已經沒落了,直到後面很久之後才會再度崛起,只是他給忘了。

他只記住了金陵就是南京,想當然就編了個大城市機會多的理由給族人們。

反正說辭不重要,結果去了就行。

回到船艙,他悄悄給湯小米說起這茬。

湯小米不禁扶額,實在是之前給她爸說的那麼多,他竟然都忘記了。

南京在現代是大城市,但是在五代十國的如今,還真的不是。

現如今的金陵城,真是如王老闆所說的,啥啥沒有,處於新建的階段。

這金陵城的歷史,湯小米記得挺清楚的,實在是南京作為一個極其富有歷史感的城市,在任何有歷史興趣的t人看來,都會好好研究一番,她當年就沒少研究。

因此她知道這座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

中間經歷各種起起伏伏,幾乎貫穿整個中國歷史煙塵。

就連名字都有過七十多個,其中耳熟能詳的金陵、建業、江寧、建鄴、建康、應天、天京,都是它的別稱。

最早追溯到春秋時期,金陵那時候還只是一片蠻荒原始森林。

直到戰國時期,楚國的楚威王,因為觀測到此地有王氣,埋金以鎮之,號金陵,並在此築起了金陵邑,金陵的名字由此而來。

楚威王用心規劃城市佈局,建設了宏偉的宮殿、廟宇和商業街區,希望能把這座城市打造成為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然而,隨著楚國的沒落,以及時間的推移,金陵邑逐漸失去了它的光彩。

直到兩百多年後的東漢末年,金陵邑才再次迎來了繁榮。

孫權在此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並以石頭城為都。

這是金陵的再次崛起,意味著中國的政治中心走出黃河領域,向下輻射,引領了長江流域以及整個南方地區的發展。

金陵也因此長期成為了整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尤其是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金陵多次成為都城,東晉、宋、齊、梁、陳六個前後相繼的帝國都曾選擇在此建都。

據記載,當時的金陵人口已達28萬戶,超過了一百萬人口,這使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並且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歷史著名的王謝家族,就是在這個時期從北方南遷至金陵,因其在江左五朝的權傾朝野、文采風流、功業顯著,成就了後世家族無法企及的榮耀。

此時期,金陵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達到了巔峰。

可是歷史來到隋唐時期,金陵城又再次沒落。

隋文帝把都城遷移到北方的長安之後,為了杜絕金陵的帝王之氣,防止地方複闢,竟是直接下令將六朝宮殿“平蕩耕墾”。

短短幾天時間,就把整個金陵城給平了,改成了農田。

到唐朝時,繼隋毀城之後金陵被進一步打壓,金陵的歷史地位可以說達到了其歷史上的最低點,多數時期甚至不是州郡治所。

後面近三百年的時間,那裡都是廢墟一片。

最新小說: 探花 朱家小聖人 我為紅樓來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全家流放,我靠空間買下半壁江山 關山一程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和冷酷劍修炒CP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 天煞孤星重生後,傍了妖王當奶爸 快穿:為保孟婆編制,冥王吻哭我 快穿:大佬她又雙叒叕演上了 我在未來直播求生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我,愛豆,爆紅修仙界 拒絕團寵,我要成為萬人慊【穿書】 校園文男主的作精初戀 母星構造計劃 清宮團寵小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