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式員工五十人,另有兼職的三十個名額,都是鄭紅玉的學生。
算是另一種社會實踐吧,有拿工資的那種,工資還不低的那種。
刺繡公司那邊,弄了足足十個分點。
招收的人,鄭紅玉不再侷限被拐賣,被離婚,被家暴的婦女。
兩三個省一個分點,有專門的人去宣傳,凡事腦子有問題,身體有問題的女性,都能報名。
有自理能力的,則是派人教一段時間,從簡單的活開始幹起。
要是沒有自理能力的,也會找人來照顧著。
鄭紅玉也是想要盡量減少,因為腦力,身體出現問題,而被家人隨意嫁出去的情況。
鄭紅玉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過,歷來只有光棍,只有流浪漢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腦子有問題,身體有問題的剩女和流□□的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隨便一想,鄭紅玉就明白了。
每一個分點都差不多有三百多到四百個人左右。
其中,幾乎有一百多甚至兩百人是智力或者身體殘疾的。
要教會這些人從勉強生活自理到能幹一些輕便的活,中間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精力。
刺繡公司的利潤幾乎都投進去了,除此之外,鄭紅玉每年還得給這邊撥款。
每年最少都是三五百萬的,這幾年鄭紅玉的利潤大半都填了進來,幸好還有單天章那邊幾個廠子頂著。
不過,經過幾年的發展,那些人已經可以幹活了,程度輕的,能當四分之三個正常人來用,程度嚴重的,就算只幹正常人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也能養活自己。
刺繡肯定是不行的,她們是直接進廠。
為了不在原材料被卡脖子,鄭紅玉直接收購布料廠,既賣布料,又給刺繡公司生産繡布等。
布料廠裡面,工作計較機械化,所以就算智力或者身體有問題,只要慢慢教,都能上手。
所以從去年開始,鄭紅玉已經不需要再給那邊貼錢了,基本能做到自給自足,甚至還有結餘。
本來利潤可以更高的,但因為名氣打出去了,所以過去投奔的人越來越多。
但鄭紅玉已經很滿意了,畢竟一開始,她是做好了手裡的現錢都要填進去的心理準備的。
或許是華國人內心深處沒有坐吃山空的本能,大家都在努力的開源,所以“慈善基金會”也只有前期需要鄭紅玉往裡面砸錢。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穩重求進,估計頂多兩年,分點的有問題的人數再翻一倍,刺繡公司都能自給自足。
美麗國那邊因為卡遜爾和明珠姐的運作,華國的繡品已經成了當t地乃至擴散到歐美國家的上流社會的象徵之一。
所以不管鄭紅玉這邊産量多少,那邊都能吃得下。
刺繡公司,除了一開始的蜀繡,後面又新增加了蘇繡,都是重金挖的老師傅。
每個分點都是大雜院這邊的去接管的,鄭紅玉完全不需要擔心財務人事等問題。
或許是因為經歷特殊,大雜院這邊的人,是把繡品公司完全當做自己家,她們不缺錢,也不容許別人破壞公司執行,都不用鄭紅玉提醒,一個個就管的井井有條。
鄭紅玉一開始設立慈善基金會就是想要給被拐賣了的可憐之人提供庇護。
後面她也是盡自己所能,但還是不夠。
思前想後,鄭紅玉設立了舉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