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勢力都在第一時間收到了前方幫眾傳回訊息,他們都在想是誰在出手,是誰有這樣的魄力。範天賜雖然離絕頂高手甚遠,卻也是江湖中有數的高手,而他們竟伏屍於地,不禁令人可悲可嘆。
江陵城成為了鬼城,城中無一百姓居住,知府衙門到時臭氣熏天,地上死屍根無人上前處理,任由他們暴屍在外。
各大勢力在感嘆的同時卻又相互防備,便是朝廷亦是有模有樣的驚呼,並迅速派人過來問話。
李逍遙可能自己都沒想到這一次出招會把天下勢力都調動了起來,巴蜀攻城戰已經便的毫不意義,各大勢力紛紛抽回兵馬,絲毫不顧及大公子的挽留。
太平教更是第一時間放話,當今朝廷昏庸無道,世人皆可取而代之。
如此大逆不到的話,想來便只有太平教能喊出了,可它喊的正是時宜,因此不少野心家更是野心勃勃,前線撤軍就是最好的體現。
逍遙軍是最後撤的,大公子沒有挽留,前面的拒絕已經讓大公子不可能再拉下臉來挽留,逍遙軍未成一兵一卒,在趙忠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回逍遙城,可謂是另類的存在,其他勢力或多或少有人傷亡,唯有逍遙軍無一人受傷,誰見過打仗一直站在身邊射箭的,也只有趙忠能做出來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李逍遙的眼很毒,一眼便看出趙忠的優點,他沒有埋沒趙忠才能,簡直是把他的才能發揮到極致。
大公子不得不飲恨退兵,二十萬大軍沒能攻下巴蜀,如此只剩不到十萬,更是不可能,哪怕有兩位大將坐鎮。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逍遙城,李逍遙正馬不停蹄的在幾個城中來回巡視,他有個預感,天下不久將亂,大戰將起,他要為逍遙城在這亂世中謀一席之地。
他不再掩飾,二十萬大軍大部分駐紮在外圍三城,若有人攻打逍遙城,三城便是第一道防線,他更是派狄青,韓世忠親自坐鎮,周震,胡揚等人亦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六,小七,小八都回到城中繼續主持。
經過李逍遙的敲打,三人都有收斂,小七更是被李逍遙叫去要他組建摸金衛,他要防範於未然,多準備一些總是好的。
正如李逍遙所預感般,三個月後,遠在東北的極樂盟與金國相勾結欲把關東獨立自立為王。
朝廷豈能讓他如意,二公子親自掛帥,十萬聯軍北上,一直把極樂盟擊退到靠近高句麗,若非金國,高句麗最後同時出手,極樂盟可能便是覆滅的第二個十大勢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一次,大夏收回關東地區,由大公子駐守,極樂盟損失慘重已經翻不起風浪,沒有利用價值的極樂盟,金國與高句麗自然不待見,把黃天極當下屬般呼來喝去。
可憐黃天極英雄一世怎受的了這欺辱,他隱名埋姓退走關東,最後消失在人們視線中。
極樂盟的動作如一條點火線般,在關東點燃後,遠在西北興慶的光明神教捲土重來,建立光明帝國,朝廷豈能如他意,在自己的腹地建國,簡直是沒死過。
同樣是二公子帶軍,似乎是痛恨二公子當初在後面使刀子,大公子透過他的關係阻斷朝廷與前線的聯絡,所有信件都要給他遍才能傳過去。
二公子自然不知道這些,他正與光明神教熱血交戰,打得不可開交。
光明神教不是極樂盟,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門派,他的實力豈容小覷。雙方大戰三天三夜,二公子寸步未進,在高手方面,朝廷這方無一人是楊天敵手,若非二公子有眾多將士拼死護身,可能楊天早已取其首級。
二公子曾向朝廷求援,信件如石沉大海般了無音信。
在朝廷與光明神教激戰正酣時,南越王突然率軍襲擊天下盟駐地桂州府,天下盟措不及防,一下被打個措手不急,待到他們穩住腳根卻是發現與南疆相鄰大片領地已被南越王吞併。
惱怒之下,天下盟盟主胡人鳳親自掛帥與南越王決戰於嶺南之巔。二人一打便是三天三夜,不死不休,據現場人相傳,那一戰打的天崩地裂,日月無光,最後南越王技高一籌重創胡人鳳,使其遠遁,南越王亦是受了傷,南越軍前進步伐止於嶺南。
天下徹底亂了,不僅朝廷在打,天下各大勢力都在相互對峙,這是要提前清場麼?
處在江西的飛虎盟亦是不安分起來,他們吞併了不遠處的金錢盟,風頭一時無兩,在左右打量後,他們終於把矛頭指向逍遙城。在他們看來逍遙城實力雖然不錯,終究是缺乏了大勢力的底蘊。
大戰彷彿一觸即發,在天下大亂時,微笑驛站做為遍佈天下的另類存在,仍堅持著業務,只是在戰火連天的地區收費高了不少。
同時,得到李逍遙指示,天下各地的情報一條條快速傳回逍遙城,飛虎盟要攻打逍遙城的訊息不禁傳開,李逍遙連夜把狄青派到太極城坐鎮,韓世忠派到四象城坐鎮,飛虎盟若要攻打逍遙城必須經過這兩城。
喜歡小二逍遙請大家收藏:()小二逍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