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一直地頭思索,聞言揮手阻止:“稍等,你們說有很多猴子,怎麼一會事情?。”
士兵道:“秉大王,猴子滿山亂竄,我們好多人差一點兒被著些驚慌的動物給抓傷頭皮呢。”
“驚慌亂竄?”
這時候頭頂一陣吱吱怪叫,五六隻猴子竄下樹來朝外面逃了去。
眾人面面相覷,都感覺有些古怪,前面一人匆匆而來,卻是族內大祭師,來到黃帝眼前,細聲細氣地道:“大王,動物們失措亂竄,勢必有因,只怕和潮汐有關。”
黃帝點頭扶須:“我也有此想法。”
炎帝道:“古通大祭師昨日不是才說過目前不是潮漲之時麼?為什麼方隔一日便改口了呀。”他話語輕浮,大有不敬,譏諷之意十分明顯。
祭師古通懶洋洋的模樣,對他的話毫不在意,只望著他們的王。炎帝十分無趣心裡對他雖然很不習慣,但著實也幾分忌憚,嘿嘿冷笑幾聲也就作罷。
黃帝道:“既然古通大師傅也這樣說了,那麼我們還是先暫時躲避一下也好。”
炎帝不以為然,卻一時也說不了什麼,正待一起出去,前面又跑來幾名族人,雖然滿頭大汗,卻面露喜色:“我們找到敵人痕跡了,現在應該就在東面山林中覓藏。”
炎帝大笑:“來的正好,我們去逮他。”
黃帝也覺得放棄眼前這大好形勢實在可惜,轉念一想,回頭吩咐:“叫上大隊人馬,即刻加強堤壩,我要它修建的比原先的高出數倍!嗯,還有,以防萬一,同時把周圍的堤岸都加高,快去快去!”
等兵士領命而去,方才率領眾人出發而去。
隔了一陣,四下再無人蹤,一個人在剛才炎帝投劍的樹上猿猴般輕輕攀落,他身材雖然瘦小,但雙目炯炯有光,動作也矯健無比,卻原來是少年盤古,他背靠著大樹低聲籲了一口氣,暗暗只叫僥幸,竟然沒被對方發現。
炎帝這邊沿著所謂的線索痕跡,一路猛追,越追卻興奮,看著那些嶄新的痕跡,蚩尤必定就在不遠的某處,追到後來,前頭部隊還稍微遭遇了抵抗,這令炎帝更加來勁。
黃帝四下打量,發覺自己不知不覺中來到一片窪地,見四下散落了不少兵器,一抬頭見前面是處山坡,上面隱然有人頭趲動,馬上下令包圍四周。
這時候天又逐漸暗了下來,四下一片寂靜,只有他們的族人沉重的呼吸聲。
遠遠的,一個聲音大笑道:“黃帝老兒,前來決一雌雄吧!”
炎帝聞言大聲叫道:“我來取你人頭!”
黃帝微一沉吟,道:“此人必有所持脅,我們不可大意。”吩咐下去一邊安營,一邊遣派數人前去檢視。
一會,幾人回來稟報說蚩尤等人在山坡上生火烤食,沒有一絲迎戰的味道。
黃帝抬頭望著暗下來的天,笑道:“那麼我們也不著急,等明日天亮,再一舉拿下。”
《作者手紮》
首先感謝讀者大大們對本作品的支援和厚愛,我將懷著更大的激情投入創作中,用不斷更新來回報大家。
故事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疑問,同時各位讀者大大們也相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這恰恰證明瞭讀者的素質是相當之高的。
對於作品出現的一些情況造成部分讀者的困惑,我想有必要給大家一些解答,以便更好的閱讀。
首先便是關於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由於年代久遠,眾所周知的故事有時候反而是種桎梏,他禁錮了各位大大的想象力,而我在這裡將提出新的開天闢地,這在大家今後深入閱讀就會明白過來,這裡涉及到故事情節便不詳細說明。
再者是關於鐵器的出現,我曾翻閱歷史書,裡面講述的是蚩尤氏歷年經戰從而發明瞭鐵劍,從此橫掃天下,而黃帝是發明蠶絲,因而對於在投石器上出現的鐵制物品也是有了注腳,對於如何發射帶火的石球,的確我也曾經考慮過行的通不,由於沒實踐過,不好說。原本考慮利用油質燃燒物品,但這一點不是很有把握,所以模糊帶過。
接下來是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媧,伏羲是人文祖先,女媧是神話裡補天的神,這兩人雖然出現在神話世界,但在各地挖掘的古物發現,很有可能是母系社會的,我為了小說便利,把他們安排到了父系社會,我想這一點無礙讀者鑒賞。
關於黃帝和炎帝他們更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因此我們才能稱之為炎黃子孫!蚩尤氏在神話裡描述是個極其兇惡的人物,後來被黃帝聯合炎帝殺敗。
以上是為各為大大們釋疑,原本小說之流博之一笑,不可當真,但為了能夠做的更好,在以後的故事發展中,如果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解釋的就將用這類手紮來說明。
雖然有些漏洞在所難免,各位都是目光如炬之輩,因此我更希望大家能夠幫忙指出,或者利用我的電郵給我指點,我將感激不盡。電郵:yqc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