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葉塵和吳成才對張德秀那句,至少要背會第一章深感心領神會。
那玩意,分開來每個字在字典上都寫的清清楚楚。有拆字、發音、釋義、組詞。
可是組合一起,怎麼理解都不太對。這些從小到大就沒遇到這情況的高階人才突然對學渣共情了。
原來,在張德秀的眼裡,他們就是學渣。為什麼讓背熟?因為這是唯一能做的啊!
讓他們去理解,去學習,真的是臣妾做不到。
所以,第二堂課就正式多,不過也是相對而言。
張德秀沒有做老師的經歷,就是讓他們提問。
透過第一章的一問一答把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張德秀是溫故而知新,六位記名弟子則是興趣盎然將入佳境。
他們像是被帶入一個奇異的世界,在固有的認知上被強力破開,播種了新的種子。
不像是張德秀藉助深藍模式,本身興趣廣泛卻沒有固定體系,能夠快速進步。他們第一步要做的,要的是清除舊有的自我認識。
“原來如此,怪不得我怎麼都沒想明白。”卻是項念靈首先明悟,找到了自己心理上的入口。
葉塵跟著裝模作樣道:“我明白了。”露出欣喜陶醉的表情,演技雖然一搬,勝在沒人從那方面想,並不突兀。
所謂的第一章基礎知識,其實就是地星科學體系轉換成黑星科學體系的切入點和連結點,前世這章內容早就爛大街,葉塵哪有不懂的,這個星期為了不顯異常,憋得有點難受。
藉此表演,頗有酣暢淋漓的感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張德秀初人為師,亦不知不覺進入角色。
小說中有講道之說,說的比較玄乎。但其本質,就是去理解道是什麼。道就是道理,做事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學習的道理、天下萬物的道理。
他講述黑星的起步科學,自然也是康莊大道,無上本事。這等於播一下顆光明的種子,省卻地星多少個世紀的努力。
這要真是小說,他身上的功德可以立地成聖,劫難不滅,與天同壽。
坐而教道,約模兩三小時。
六人自然是如痴如醉,便是葉塵,曾經學過相關教材,此時聽張德秀慢慢道來,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們正向海綿一樣吸收知識的時候,張德秀突然站起來。
“時候已晚,今天就到這。有什麼疑問下星期這個時間再來,到時候考驗你們六人第一章的掌握,學的不好的,我這裡不留人。”
說完出去,再度消失在面前。
這讓坐下六人,對他不自覺就有著一種高山仰止的傾慕。即使張德秀的年齡和他們差不多,甚至還要小些,崇拜的心思自然而然。來之前是什麼心思不提,此時是真的尊敬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