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米華遠的說的這些,說實話,包括王逸凡,包括戴新月都有些意外。
特別是王逸凡,一直以來,他雖然也覺得,懸疑元素電影,雖然出爆款的機率相對要低一些,但是卻也從未覺得,懸疑類電影,是小眾電影。
可是仔細回想一下,王逸凡突然發現,事實上,懸疑類電影,還真的一直都很少出爆款。
哪怕是前世,實際上,過10億票房的懸疑片,也就《唐人街探案》系列和《無雙》兩部!
而事實上,型別劃分上,純粹的強調懸疑型別的影片並不多。
大多數也都是跟傾向於走多元素融合的懸疑電影。
比如《唐人街探案》和《無雙》,以及後來的《刺殺小說家》之類的賣座的電影,實際上,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純粹的懸疑型別片。
更多的懸疑類影片還是傾向於懸疑元素與其它型別進行融合,如《無雙》在一個懸疑的故事裡融入了犯罪動作的商業型別,《唐人街探案》系列則是在破案推理的基礎上加入了喜劇的型別!
真正的可以算的上是純粹的強調懸疑型別的影片,大概也就《看不見的客人》《催眠大師》《嫌疑人x的獻身》《心理罪》等等。
而事實上,這些電影的票房,最多也只能算是小爆款,但是票房天花板十分的有限。
“不止如此,事實上還有一點,那就是,純粹的懸疑類電影,對劇本的要求非常之高,像《嫌疑人x的獻身》這樣的劇情讓人驚歎的電影劇本畢竟只是少數,而且,還和網劇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網劇方面,懸疑罪案類網劇可以說是網劇當中平均資料最為好看的,觀眾經受過大量的精品網劇的洗禮之後,對這類的電影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
“因為,其實很多時候精品網路懸疑罪案劇,大多數時候是採用的單元劇的模式,也就是要麼一集一個案子,要麼兩集一個,這類的網劇,實際上,已經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電影模式了,而大量的這類的電影潛在觀眾,實際上,都同樣的是這類的網劇的觀眾,而且很多是資深觀眾,所以,他們對電影的劇本的要求就會變得更高。”
“而過往的一些懸疑型別片上映,往往網路上網友們吐槽的最多的就是,還不如某某網劇!”
“至於融入其他元素的懸疑電影,我也曾經考慮過,但是一方面我本人其實並不擅長,另外一方面,實際上,融合其他元素的懸疑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風險更大,比如懸疑片+喜劇元素的電影,實際上,國內早就有不少導演嘗試過,但是結果,卻是不倫不類,該搞笑的時候,不搞笑,不該搞笑的時候搞笑,很容易破壞掉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氣氛。”
“而實際上目前來說,最為成功的,反而是懸疑元素+犯罪動作元素,但是這類的電影,卻又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方面對劇本的要求很高,另外一方面,成本方面也會大大增加。”
米華遠顯然對此有過深入的研究。
對於米華遠的觀點,王逸凡沒有給出什麼評判。
說實話,米華遠說的這些,對嗎?
的確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凡事都有例外,而只要是有例外,那麼這種調查其實就都站不住腳。
為什麼這麼說?
前世,很多人看衰華國的科幻電影,說華國的科幻電影幾乎是缺失的型別。
這一點曾經被無數人肯定過,但是實際上呢?
真的是這樣嗎?
後來《流浪地球》等科幻電影出現之後,不就打破了這種說法?
誰又能想象的到,《唐人街探案》系列,能夠獲得那麼高的票房?
所以,一切的一切說白了,還是在於故事!
因為市場是一直都在變化的。
米華遠說的沒錯,比如受到大量的懸疑類精品網劇的影響,的確觀眾在對標同類的電影的時候,肯定會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