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個臺捧場,大牌雲集!
畢竟,誰不知道,目前來說,國內,華新的專案都是最靠譜的,而且專案又多。
再加上華新自家其實只籤導演不籤演員的,所以,基本上可以說每次華新的電影上映,不管是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都不會缺場面。
其實很多人都對陳少軍羨慕不已。
和詹姆斯·李斯特合作本來就已經是非常令人眼紅了,更何況還是直接是衝奧影片,而且關鍵是,基本上可以預定提名。
這對於國內的無數導演來說,真的是太稀缺了。
好萊塢強勢不是一天兩天,雖然國內很多電影其實票房未必就差了,但是從認可度上來說,奧斯卡依然是很多人公認的世界第一。
沒辦法,別看那麼多人成天說歐洲三大藝術性比奧斯卡強,但是真要是混上奧斯卡,哪怕是提名,也足夠真香了。
例行採訪!
主持人卻是先問的王逸凡。
“王導,您可以跟我們說說,你在好萊塢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嗎?”
這個問題,說白了也是老生常談了。
但是很多人卻依然好奇,王逸凡會怎麼說,因為目前來說,王逸凡不但是國內最成功的導演,同時也是國內的導演在好萊塢最成功的。
王逸凡沉吟了片刻道:“是差距吧,準確地說是電影工業的差距。”
王逸凡面對臺下的一大票的國內的大導演大明星,投資人們,依然底氣十足,而事實上,本來是導演的陳少軍,也同樣的只能靠後站,沒辦法,王逸凡的成績太嚇人了。
但是眾人聽到王逸凡的話,卻依然還是有些愕然。
因為要知道,王逸凡此前也不是沒有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但是大多數時候,王逸凡卻一直都表達的同一種觀點,那就是,差距,華國電影和好萊塢的確有,但是沒有那麼大。
但是現在,似乎有些改口了。
“這一點,我相信,曾經在好萊塢拍過電影的陳航導演,和正在好萊塢拍片的陳少軍導演,都會有比較切身地體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逸凡說著,看向陳少軍。
陳少軍怔了一下,不過還是很快地接過話題道:“是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荒島餘生》這部片子,有很多雨戲,如果是我們國內的話,通常會怎麼做?大多數時候,要麼等真的下雨的時候拍,要麼呼叫消防車,水槍。”
很多國內的導演都是紛紛點頭。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其實當初王逸凡拍《洛陽伽藍雨》的時候,雨中戲就是實拍。
“但是在好萊塢,根本不需要我去擔心這個,因為在電影的計劃表當中,早就安排好了。他們有專門的給劇組提供降雨服務的公司,他們可以透過專業的降雨器材跟降雨裝置,來實現降雨,甚至可以控制降雨的面積,稠密程度,雨滴的大小,甚至雨的方向,還可以控制風。”
“而最讓我感受到差距的還不止是這個。而是,這些公司,他們的主營業務就是這些,他們很多甚至會投入資金專門去研究這類的技術,專門為電影服務的技術!”
“而在我們國內,小雨有的劇組用的是澆花的小水壺,大雨用的消防車消防水槍等等,而且這還是大製作的劇組才用的起夜景雨戲的道具!”
“更不用說專門去研究怎麼降雨,怎麼控制雨滴的稠密程度這些細節了。”
“當然,一般的電影可能不需要這麼講究,但是越是大製作,越是大片,這種細微的差距,就會被放大。”
“細節方面,我也舉個例子。”
喜歡音樂系導演請大家收藏:()音樂系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