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坦白講,《颶風營救》並不算特別牛逼的創意,就是不停地打打打......
《颶風營救》乍一看設定,完全照搬《真實的謊言》、《虎膽龍威》......
都是拯救家庭......
特工歸來,發現妻子或者女兒被綁架,大發神威......這類電影不好賣了......
當年的《真實的謊言》可以說夠算的上這個型別的典型了吧?
可是結果呢?在美國也才賣了一億多美刀。
前世的時候,《颶風營救》同樣的不被好萊塢青睞,否則的話,也輪不到法國的電影公司來搞。
那麼為什麼這部電影前世卻能夠實現以小博大呢?
當然是有原因的。
因為這部電影,是真的爽!
這電影的最大賣點除了乾淨利落的動作戲,快速剪輯,劇情簡單。動作戲往往跟暴力有關,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你殺了基努裡維斯的狗,他就殺你全家!
不是,應該是你綁架了主角的女兒,他就要報復。
還有就是政治不正確——背景非常地寫實,反映了西方移民橫行歐洲,控制度品、澀情等黑社會行當。
西方“政治正確”的左冀勢力壓力下,很少有影片敢於直面這些,否則被扣上“種族主義”的帽子。
當然,這些可以規避,而且如果在好萊塢拍這種電影,說實話,真不算什麼!
前世有人分析過,《颶風營救》為什麼在這類的《真實的謊言》式的爛大街的模式的電影已經氾濫的情況下,卻能逆襲成功?
而總結出來的原因,就有一條,那就是,反套路!
這個反套路,指的是反好萊塢的傳統動作片的套路。
那麼好萊塢傳統套路的動作片,有什麼樣的特點?
傳統套路的好萊塢動作片一般都會有一個“精彩三分鐘”的開場,用一場精彩動作戲讓觀眾先興奮起來,然後再轉入主線劇情,隨後再以急緩有致、動作戲和情感戲互相調劑的節奏將影片推向高潮。
而《颶風營救》可以說是將情感戲和動作戲明確分開!
當然了,這部電影也有缺陷,大概是因為導演是法國人,所以開場戲平緩得一塌糊塗,這一點算的上是比較大的缺點了。
當然後面動作戲又緊張得沒有一絲停歇餘地的節奏設計,可以說是顛覆了好萊塢傳統的動作片路數!
事實上,《颶風營救》前世就被很多華國觀眾頗感不適應,抱怨開場戲節奏拖沓。
但是《颶風營救》成功了,所以後來又被吹捧說,這種“拖沓”的情感戲其實是有著重要作用的,觀眾正是透過開場的生活化場景,以及父女間的情感對手戲,逐漸投注對角色的感情,老爸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以及父女倆的情感代溝和磨合,無疑會令不少觀眾產生共鳴。
如果讓王逸凡來拍的話,他肯定不會照著原作來拍。
因為,前面的劇情,的確有些太拖沓了。
至少,這部電影,最初的時候,交代男主角的職業背景,並沒有直接來一場真正凸顯他牛逼的戲碼。
在王逸凡看來,商業電影嘛,就該有這種戲碼。
至少,讓男主角曾經有多牛逼,展現出來一點嘛。
言歸正傳。
陳航對王逸凡說的動作片,而且還是可以一本兩拍,還能讓他嘗試著同時套拍這兩部電影,也是頗感興趣。
因為,套拍其實並不少見,但是這種一本兩拍的套拍,那可真是頭一遭。
喜歡音樂系導演請大家收藏:()音樂系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