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的這部《華國留學生》,其實成本是真的不高。
本身林楓也並沒有對《華國留學生》的票房抱有太大的期望。
當然了,作為華新集團的少東,林楓比起國內的其他的新人導演來,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比如,宣傳方面,華新給了不少的宣傳資源。
比如華新旗下的藝人,導演,都紛紛在個人官方微博上推介這部電影。
不要小看這種推介,要知道,王逸凡的微博,如今關注度早就破千萬了。
這還是王逸凡並沒有去太操心的緣故。
而其他的比如顏靈萱等當紅明星的推薦,也同樣的對於一部成本只有幾百萬的小成本電影來說,已經是不可多得的資源了。
再回過頭來說。
《華國留學生》邀請的影評人也不同。
邀請的大多都是國內比較知名的文藝影評人,他們這些人或許在大眾那裡影響力不大,但是在文藝電影圈子裡影響卻還是不錯的。
徐敏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華國的老一代的影評人,徐敏和很多影評人不同的地方在於,這傢伙有錢!
所以他根本不收紅包,不接受公關,換句話說,人家對電影完全是真愛!
但是徐敏平時對商業電影一點都沒興趣,他更喜歡看文藝電影,點評文藝電影。
這一次被邀請來看《華國留學生》徐敏其實還是蠻期待的。
因為這個題材的電影,國內真的是寥寥無幾,最早的這類的題材要追溯到十年前了。
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題材的受眾,其實並不是那麼廣泛。
但是這個題材卻很值得挖掘。
因為國內留學生群體越來越多,而且這幾年也出了不少關於留學生的新聞,正面的負面的,都很多。
其實也不難想象,過去經濟實力一般,留學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很遙遠的事情,很奢侈的事情。
但是現在卻不同了,留學這個話題,在網路上可是經常引起爭議和討論的。
所以《華國留學生》這樣的題材,受眾可以說比之前要廣的多。
因為只是影評人點映專場,並不是什麼首映禮,所以,沒有那麼多的事情。
只不過,這一場是《華國留學生》的第一場放映的電影,所以,林楓也帶著一干主創人員到場。
很快地電影開始播放。
坐在下面的林楓顯得有些緊張。
這也是難免的,畢竟,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
為了這部電影,林楓也是不眠不休地連續工作了幾個月,現在終於到了檢驗的時候了。
“華國留學生這個題材,不錯啊,這幾年留學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可是很多人都只知道留學有多好多好,卻完全不知道留學生在海外,未必就真的有多好。”徐敏淡淡地道。
一旁的另外一名老影評人歐陽笑著道:“我就不讓我孩子去留學,那些美分整天說國外教育多好多好,可是他們根本就沒去過,怎麼知道國外真的有多好?”
“對了,歐陽,你以前也去國外留學過,覺得如何?”徐敏問道。
“我那是以留學的名義去國外打黑工的,根本不是留學。”歐陽苦笑著道。
“只有去了才知道,我們華人在國外,有多難!”歐陽嘆氣道。
這個時候,電影正式進入了畫面。
兩人也停下了討論。
影片的開頭是三個家庭,送孩子去國外留學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