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明絕對是王逸凡的鐵桿擁躉。
當然了,這幾年靠著王逸凡的電影,張衛明,也很是拿了不少的紅包。
每次王逸凡,乃至於星夢或者華新這邊有新電影上映,有搞點映的話,張衛明這些一直合作的比較愉快的影評人肯定是在受邀之列。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說起來張衛明對王逸凡的電影一開始是不太喜歡的,不過,轉折點是從那部《父親》開始。
很多行業從業資歷越深,影響就越大,影評人行業其實也是如此。
實際上,很多影評人收入並不高,畢竟,人家邀請影評人寫評論,首先是你得有資格讓人家邀請。
所以,很多影評人做著做著就改行了,沒辦法,要恰飯啊。
張衛明算是影評人當中收入比較高的,他目前在給華訊電影版塊供稿,算的上是專欄影評人吧。
所以,這部電影,他不但能從《明日邊緣》這邊拿一筆不菲的潤筆費,同時還可以從華訊娛樂那邊拿到一筆稿酬。
“老於,你也來了。”張衛明進入影院之後,笑著和另外一個影評人打招呼,影評人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於勝也是影評人,也是華新這邊的常客,說白了,影評人要吃飯,自然也要和一些電影出品公司,院線等等搞好關係,至少讓人點映的時候,能想起來邀請你。
“老張,你可是有點遲了。”於勝笑著說道。
張衛明看了一眼影院,能容納五百號人的影院可以說已經基本上都滿座了。
“回聊!”張衛明點了點頭,回了一句,然後去找自己的座位去了。
或許有人會問,點映場不都是邀請制嗎?難道還有不滿座的時候?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邀請影評人,邀請媒體,那是要給錢的,邀請的多了,那也是一筆不低的費用,可不是一般的電影能承受的起的。
所以大多時候,專場點映,也未必就能坐滿。
“不好意思,麻煩讓下...”
一路殺到中間的黃金位置,剛坐下就發現旁邊竟然是兩個熟人。
“老林,老陳,稀奇啊,你們居然也來了。”張衛明忍不住打趣道。
張衛明口中的老林,林堪是《新週刊》電影欄目的專欄影評人,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張衛明和對方合作過,所以比較熟悉。
他之所以會問林堪居然有空來看電影了,是因為,影評人其實也是有陣營的,比如張衛明,他是那種比較順應潮流的影評人,不會看不起商業電影,捧高文藝電影。
而林堪卻恰恰相反,他特別不喜歡商業電影,很多時候,他會去看的電影都是文藝電影一類的。
而另外一個,陳群,又不一樣,陳群是時代娛樂的簽約影評人,可以說是時代光影集團的筆桿子,這種筆桿子,各大集團都有。
而幾大巨頭之間,經常互噴,領頭的就是旗下的簽約的影評人一類的。
“哈哈,這部電影,我老東家也有投資,所以我來有什麼可稀奇的?”陳群笑著說道。
另外一個林堪搖頭道:“沒辦法啊,要恰飯啊,現在文藝電影都快死絕了,再不改變,要沒飯吃了。”